上周末,当代艺术家徐冰在西南地区的大型个展“有问题就有__”引人注目。
在成都市美术馆展厅,众多别具一格的艺术作品映入金融投资报记者眼帘,其中涉及太空艺术的作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观赏。
太空艺术,从其字面来看,是与太空相关的艺术创作形式,但具体涵盖了哪些内容?是如何发展演变至今的?它在艺术领域乃至更广泛的范畴内,究竟有着怎样的价值和意义?太空艺术是否会在商业活动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太空艺术的三个发展阶段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就此拉开了长达20年(1955—1975年)的太空竞赛帷幕。著名的媒介理论家、思想家麦克卢汉曾敏锐地指出:当宇航员越过卡门线(大气层和太空的分界线),为地球拍下第一张照片的那一刻起,地球已然成为了一件别具韵味的艺术品。
徐冰工作室在对历史上的太空艺术进行梳理后,将其发展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以绘画为主,表达对外太空的想象;第二个阶段主要是美苏太空竞赛时期,苏联的宣传画和美国航空航天局成立的“太空艺术项目”所创作的鼓励太空事业的作品,其中出现了大量的科幻绘画;第三个阶段是当代艺术阶段,太空科技与现实生活日益贴近,开始出现借助外太空条件实现在地球上难以实现的艺术创作。
上世纪,“阿波罗计划”中的宇航员大卫·斯科特,特意定制了一座仅有8.5厘米高的微型雕塑,以此来纪念那些在探索太空的伟大旅程中英勇献身的世界各国的宇航员。在阿波罗15号登月任务中,这座雕塑被秘密携带至太空,并安放在了月球之上。
2018年成为了太空艺术发展的又一重要节点。这一年,Space X发射了世界现役最大推力的猎鹰重型运载火箭,太空活动不再仅限于政府机构。一方面,虚拟现实技术的进步促使新的艺术形式出现;另一方面,可提供更灵活、成本效益更高的太空服务的民营航天企业的出现,使得艺术家有更多机会购买太空服务、利用太空科技创作艺术作品或将作品送去外太空。
同年,美国艺术家特雷弗·帕格伦用反光的超薄材料,做成了一个形似钻石的装置,折叠安放在盒形容器里,将其发射到外太空后,进入零重力状态,弹开自动充气,形成长达三十多米的、闪闪发亮的超长钻石,成为一颗可以被地球上的人类肉眼看见的人造星辰。
在我国,太空艺术同样蓬勃发展。徐冰团队、北京万户创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中国民营火箭公司合作,自2019年12月起,一直在准备“艺术火箭”项目。2024年,徐冰团队和北京万户创世再次合作推出“艺术星链”计划。第一期参与“艺术星链计划”的艺术家,包括国际著名观念艺术家约瑟夫·科苏斯、以作品“荧光兔子”和太空艺术闻名全球的生物艺术家爱德华多·卡茨、工程师出身并创作太空艺术的刘昕、专注加密艺术的刘嘉颖,以及年轻艺术家葛宇路、岳路平和自主提交方案的八年级初中生曹正等。
据了解,“艺术星链”的艺术卫星配备了AI程序、机载计算机等,可与艺术家互动并记录创作过程。艺术介入不影响原任务载荷,艺术家借助卫星冗余开展实验性创作,以物尽其用。这也意味着,太空艺术在民营商业航天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进入新阶段。
太空艺术催生商业新模式
2024年11月,HTX全球顾问、波场TRON创始人孙宇晨以620万美元的价格,拍下了一根贴着胶带的香蕉。这件事在当时引发了很多讨论,不过,大多数人对此事的认知仅停留在买卖这一步。事实上,对于拍下香蕉后的下一步计划,孙宇晨曾公开表示,希望能把这根香蕉绑到马斯克的SpaceX火箭上,送上火星或者月球,回到地球后再进行慈善拍卖,希望通过这个艺术品引发思考,让艺术、Meme(一种虚拟货币)和加密社区产生跨界共鸣。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太空艺术与商业融合的例子。事实上,在商业与文化融合方面,太空艺术领域涌现出诸多精彩的案例。
2023年12月9日,蓝箭航天的朱雀二号遥三火箭涂装了泡泡玛特的SKULLPANDA“庭前墨梅”系列形象剪影,将硬核科技与传统文化、潮流文化完美融合。
2024年12月19日18时18分,随着“谷神星一号”(任务代号:LOONG,即中国龙)商业运载火箭顺利升空,“北京礼物”龙腾腾也开启了一段艺术感十足的星际之旅。龙腾腾是万户创世文化传媒携手ArtDepot艺术仓库,由艺术家张占占创作的CSA太空艺术馆官方吉祥物,以龙为原型,巧妙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航天科技相结合。
艺术家岳路平与北京穿越者载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穿越者”)签署穿越者亚轨道太空飞行船票预售协议,成为“穿越者”签约的首位艺术家太空旅客。岳路平同时发起了一项名为“艺术换船票”的计划,向社会各界征集1001件适合的大众艺术作品,将伴随他于2028年参加宇宙飞船的载人首飞。
可以看到,太空艺术借助商业运作、经济行为等,去呈现别样的价值,彰显独特的文化影响力,而商业、经济活动也能以太空艺术为依托,创造出更具创意性和话题性的经济模式。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种太空艺术与商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模式,正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创新浪潮,吸引着越来越多不同领域的参与者投身其中。
相关企业背后的盈利困局
企查查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十年间,我国商业航天相关企业注册量由2014年的1022家增至2023年的16889家,增长超过16倍。2024年上半年,我国累计注册商业航天相关企业7425家,现存商业航天相关企业数量超过6万家,其中逾80%为民营企业。
一方面,我国涌现出以长光卫星、微纳星空、银河航天、天仪研究院等为代表的卫星制造企业,以星际荣耀、星河动力、星网宇达等为代表的卫星发射企业及地面设备制造企业,以中国卫通、中海达、北斗星通等为代表的卫星应用及运营企业,它们正逐渐成为推动我国商业航天创新的关键角色。
但另一方面,我国商业低轨卫星星座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商业航天行业面临的问题也不少。
例如,卫星量产问题。摩根士丹利估算,星链卫星的制造成本每颗约100万美元。马斯克透露,在复用一级火箭和整流罩的乐观状态下,单颗卫星成本可降至50万美元。反观国内,据浙商证券研报,我国低轨通信卫星的平均造价约在3000万元人民币,其中人工和制造费用占一半。还有如卫星回传画面不稳定、成本高企等问题。徐冰此前曾在太空拍摄过一部动画影片,由于项目使用的是已过服役期的在轨卫星的冗余,图像回传的价格相对要便宜得多,但仍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一方面,是使用者用不起;另一方面,民营商业航天企业盈利能力普遍偏弱。现阶段,商业航天产业以侧重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为主,商业化运作不够成熟,还没有形成清晰完善的商业模式,呈现出盈利能力普遍不足、不盈利或微弱盈利的状况,有些企业甚至出现连续亏损。例如,北斗星通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0.63亿元,同比下滑66.17%,营业总支出12.42亿元,同比下滑62.23%,营业利润-1.02亿元,同比下滑21.66%;2024年1-9月,航天宏图营业总收入13.45亿元,同比下滑15.23%,营业总支出 16.07 亿元,同比下滑3.50%,营业利润-2.35亿元,同比下滑556.91%。
不过,对于商业航天的未来发展,券商还是持乐观态度。
中信建投证券此前发布的一份研报称,2024年,我国商业航天发射稳居世界第二,民营商业航天发射道阻且长。相关产业中,国有民营企业共同布局,卫星研制与火箭发射模式逐步转型,关键技术及产能瓶颈有望突破,商业航天力量有望加速低轨互联网的布局进程。
中信建投证券预计,2025年,我国星座整体建设进程将迈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