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加法” 更大财政支出强度兜牢民生底线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贺觉渊 郭博昊2024-12-21 07:50

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 郭博昊

加大财政支出强度,是财政做“加法”的直接体现。2025年,我国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率的提高带来“第一本账”扩张,保障基层财力更有底气。

做好“加法”,是为了更好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这不仅要求支出规模的扩张,还强调资金投向的优化,避免“撒胡椒面”。在政策着力点上,受访专家学者看好明年财政重在保民生、兜底线,向提振居民消费需求、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财政预算资金向刺激居民消费需求、保障基本养老金和医保补助等做“加法”。

扩支出重在

保民生兜底线

做好财政“加法”,离不开“量”的增长。2025年,我国财政赤字规模、超长期特别国债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都将迎来提高,广义财政支出迎来显著扩张。

赤字率是衡量财政发力情况的重要指标,赤字率的提高指向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的增大。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教授孙鲲鹏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提高赤字率意味着全国一般公共预算中有更多资金可用于确保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如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民生保障等。

我国财政赤字以中央财政赤字为主,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近年主要用于对地方转移支付。在2024年预算安排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超过14.4万亿元,其中超10万亿元用于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

此前,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已提前“预告”,明年将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明年赤字大概率以发行中央国债弥补为主,提高政府整体财政支出空间,同时更好保障基层财力稳定,增加地方财力的可支配程度,有利于地方做好‘三保’工作。”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助理教授陈怡心对记者说。

我国财政赤字率曾在2020年设定为3.6%,曾在2023年因当年四季度增发1万亿国债最终调整为3.8%。考虑到中央财政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孙鲲鹏认为,为了加大财政支持保障民生的力度,赤字率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到4%水平。

财政对终端消费支持

作用可期

做好财政“加法”,是为了确保对经济增长形成更强有力的拉动。财政部党组会议明确,财政支出要“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具体施策上,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明年将通过加大财政对终端消费直接投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等多种方式,推动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2024年,财政刺激直接支持促消费稳增长的主要举措是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新”政策实施。新的一年,财政部已明确将发行更大规模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更大力度支持“两新”政策。

不同于消费品以旧换新,财政对终端消费的支持意味着明年财政资金将投入到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领域和环节。孙鲲鹏认为,此举将降低居民消费成本、提升消费意愿和能力,从而刺激消费市场,推动经济增长。具体实施上,体现为财政补贴、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例如,在居民购买绿色智能家电时给予一定比例的价格补贴,直接降低消费成本;加大对旅游景区、文化场馆等文旅消费场景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等,刺激消费需求。

“加大对终端消费直接投入的核心在于,通过财政力量直接刺激居民消费需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告诉记者,该政策在财政支出结构上将体现为更加注重民生支出,尤其是能直接拉动消费的项目。

陈怡心建议,明年重点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结合促消费与惠民生,推出更多务实举措,通过消费品以旧换新、创新举办促消费活动、扩大服务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改善消费条件等,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基本养老金和医保补助

或高于往年

2024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上调3%,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20元……持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是财政保基本、兜底线的必然要求,也是财政做好“加法”的重要一环。

2025年,财政支出将继续向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民生领域倾斜,提高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财政部党组会议明确将做好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相关工作。“这体现了我国推动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以支持扩大消费战略的决心。”陈建伟说。

为更好适应人口老龄化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需求,受访专家一致认为,新的一年有必要完善相关民生建设的制度设计。孙鲲鹏建议,进一步探索养老金调整机制与物价指数、工资增长指数等挂钩的更科学合理方式,确保养老金调整既能保障退休人员生活水平,又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

在陈建伟看来,考虑到近年来综合物价和居民生活成本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加速带来的养老压力,“明年基本养老金和医保补助的调整幅度或将高于往年。”此外,明年或更加注重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政策支持与高效运行,包括进一步完善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税收优惠、计息方式和提取条件等,提高养老保障的第三支柱水平。

责任编辑: 刘少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