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商务部等七部门发布《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简称《方案》),从推动场景化改造、推动品质化供给、推动数字化赋能、推动多元化创新、推动供应链提升五方面,系统部署了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的主要任务。
《方案》提出,力争到2029年,初步形成供给丰富、布局均衡、渠道多元、服务优质、智慧便捷、绿色低碳的现代零售体系。
零售业事关国计民生
根据国家统计局编制的指标解释,零售业是指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门零售商店、品牌专卖店、售货摊等主要面向最终消费者(如居民等)的销售活动,以互联网、邮政、电话、售货机等方式的销售活动,还包括在同一地点,后面加工生产,前面销售的店铺(如面包房)。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负责人表示,零售业事关国计民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是商贸流通体系中最贴近消费者的关键环节,在引导生产、扩大消费、吸纳就业、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份,我国商品零售额为39.26万亿元,同比增长3.2%;2023年我国商品零售额41.9万亿元,占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9.0%。同时,零售业就业吸纳功能凸显,2023年,零售业吸纳就业人数约600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数的8%。
前述负责人指出,零售业在业态模式创新活跃的同时也存在业态发展不平衡、部分设施运营低效、经营承压及优质供给不足等问题。当前,众多零售企业正在积极创新转型,行业处于变革关键期,亟待加强行业指导和政策支持。
支持金融机构多措盘活商业设施
本次《方案》明确了五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一是推动场景化改造,鼓励融合性商业,创新时尚型商业,倡导策展型商业,培育主题式商业,完善社区型商业;二是推动品质化供给,以消费者为中心,诚信经营、品质当先、服务至上,优化商品和服务体验,让消费更放心;三是推动数字化赋能,推动实体零售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形成新质生产力,提升效率,让消费更便捷;四是推动多元化创新,鼓励业态融合,“大而强”“小而美”“专而精”与“一店多能”模式百花齐放;五是推动供应链提升,鼓励强化协同,优化流通渠道,高效衔接供销,促进降本增效。
在保障政策方面,《方案》提出要加大金融支持、优化经营环境、搭建交流平台、夯实发展基础。其中,在金融支持方面,《方案》鼓励金融机构支持零售企业进行门店设备、物流设备、节能降碳设备更新和数字化转型。支持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通过实质性重组、优惠贷款等多种方式盘活商业设施。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农贸市场等消费基础设施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鼓励符合条件的零售企业参与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建设。
未来五年逐步开展试点
据商务部流通发展司负责人介绍,本次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的总体思路是“全面部署、试点探索”,因此《方案》对创新试点探索也有明确部署——以两年为试点建设周期,自2025年至2029年,每年确定一批试点城市,适时推广案例和经验,探索形成长效机制。鼓励同步开展省级试点。
商务部等九部门日前发布的《关于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也指出,到2027年,将培育60个左右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力争实现即时零售规模超过7000亿元,打造一批服务能力强的零售数字化服务商,推广一批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先进业态和模式。
目前已有地方开始落实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项目的公开征集工作。深圳商务局12月13日指出,包括但不限于实施改造升级超市、百货店、购物中心、菜市场等零售商业设施,打造商文旅体融合消费新场景的市场主体,都可以申报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项目。申报主体需在填表时写明项目基本情况、存在问题、改造内容、改造期限、预计投资、实际投资、资金来源、预期成效等内容。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负责人表示,本次《方案》部署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并重、硬设施与软环境并重、好商品与优服务并重、促消费与惠民生并重。其中,鼓励和支持国资、民营、外资等各类经营主体盘活零售商业设施,发挥运营主体作用,鼓励运营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招商,鼓励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对接改造项目。政府部门在其中则是要发挥系统谋划,编制方案、成立机制、政策保障、优化环境的作用,做到统筹推进,强调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鼓励社会中介组织和咨询机构参与,推动实施项目更新改造。
校对:杨舒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