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赵黎昀
今年11月正式通过的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下称《能源法》),标志着我国在能源领域的法治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其中备受市场关注的是,氢能首次被明确纳入了能源管理体系。
作为清洁能源发展的大方向之一,氢能一直被市场寄予厚望,政策层面助力频频。
在市场向好预期下,近年来众多传统行业公司开启氢能业务布局,谋求“第二增长曲线”。国内氢能行业也逐步诞生了一批优质的转型成功代表,结合自身传统产业优势,搭建出了有行业特色的产业链条。
另一方面,当前氢能产业链生产、储存、运输和应用等环节成本相对较高,产业链体系尚不完备,市场商业化进程仍有待提高。
转型布局氢能
今年11月赫美集团公告,三级控股子公司鹏飞聚能(孝义)北姚新燃料有限公司拟以5321万元价格,收购山西巨能新燃料有限公司(下称“山西巨能”)持有的北姚综合能源岛。北姚综合能源岛的主要业务为销售液化天然气、氢气等。
据披露,山西巨能为山西鹏飞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鹏飞集团”)实际控制的公司,而赫美集团马小龙同时担任鹏飞集团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这也是赫美集团首次公开收购鹏飞集团旗下资产。
作为收购方,赫美集团主要从事国际品牌服装、鞋帽、箱包等商品的零售业务,经营业态包括品牌专营店和奥莱店等。据2024年半年报披露,该公司期内商业业务板块营收占比依然高达97.36%。
从传统零售业向氢能产业跨界转型,赫美集团有着结合自身实际的考量。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称,在传统零售业务面临挑战和瓶颈的情况下,布局氢能业务是公司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有助于改善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4年1~6月份,限额以上的百货店、品牌专卖店零售额分别下降3%、1.8%,整体行业呈现下降趋势。在此背景下,赫美集团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商业运营业务收入出现明显下滑。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6168.13万元、4720.35万元、3189.15万元。
2023年,经历破产重整后的赫美集团,迎来新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当前,该公司实控人与多位高管均来自山西龙头民企鹏飞集团。鹏飞集团在氢能产业的多年深耕与积累,让赫美集团看到了转型方向。
“自2024年7月份起,赫美集团已陆续将5座加气站纳入并表范围,这一举措为公司营业收入结构带来了新的变化。”上述赫美集团负责人表示,通过与鹏飞集团及其旗下的鹏飞绿能合作,赫美集团快速切入氢能市场,降低投资风险,提高了项目的成功率和运营效率。布局氢能源产业以来,赫美集团不仅收购了加气站资产,同时投资新建了光伏发电制绿氢项目、风力发电制绿氢及绿色甲醇项目。此外,公司还投运氢电共享单车,发展低碳交通,为后续的氢能应用领域和市场拓展积累了经验。
产业协同格局渐显
公开资料显示,1993年成立于山西的鹏飞集团,最初主业即是具有山西特色的煤炭产业。不过近年来该集团谋求转型发展,从传统煤企快速发展成集原煤采掘、焦炭冶炼、现代煤化工、汽车制造、智慧物流、高端地产、氢能全产业链等为一体的绿色低碳科技公司。
在赫美集团看来,自身商业零售的基因,也可与氢能产业构建协同发展。
该公司回复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赫美集团通过布局氢能业务,可以将产业链条向新能源领域延伸,实现从传统零售向多元化产业的转型。此外,氢能业务与赫美集团现有的业务或资产之间可能存在协同发展的机会,例如利用零售渠道推广氢能产品、建设加氢站与现有商业设施相结合等,发挥产业协同效应,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同样在山西,立足自身强大科研实力及煤基优势,传统煤焦企业美锦能源自2017年就开始大力发展氢能产业。该公司副产品焦炉煤气中有55%左右的氢气富含量,是目前低成本大规模制氢的重要途径之一。
“发展氢能产业美锦能源具有先天优势,公司传统能源板块煤炭业务属于‘煤-焦-气-化-氢’一体化产业链布局的上游,与氢能业务具备显著协同效应,形成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美锦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多年发展,公司氢能产业链上已集聚了二十余家细分领域高成长性企业,基本完成氢能全产业链布局。针对氢燃料电池汽车这一氢能应用的重要方向,美锦能源旗下设有飞驰科技及青岛美锦两家新能源商务车整车制造企业,年产能达1万辆,2023年国内燃料电池汽车销售市占率17%,已位居行业第一。
近年来资本大力投资拓展的不仅是煤制氢这一产业条线,立足于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绿氢,在“减碳”大趋势下更是按下了发展快捷键,吸引产业链上下游发力布局。
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企业,隆基绿能当前就基于“绿电+绿氢”,探索实现碳中和解决方案,推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与制氢技术的深度融合。
“今年9月,隆基氢能生产的两台3000标方/小时碱性电解槽产品在河北某客户项目的顺利投运,这也是目前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已商业化运行的单体碱性电解槽产品。技术实力层面,隆基氢能也是唯一一家实现大于4000A/m^[2]高电流密度中压碱性电解槽生产并成功商业化运行的厂商。”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时报记者阐述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时称。
公司2021年3月成立隆基氢能,过往3年多时间里,先后发布了ALK Hi1和ALK G系列产品及“绿电+绿氢”解决方案,并首次将“4对1”制氢系统(4台1000标方/小时电解槽对应一套气液分离框架和一套气体纯化框架)商业化运用。
基于在绿氢装备产业链上的布局,隆基氢能目前已具备碱性水电解槽配套的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材料生产能力。截至2024年11月底,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已交付项目超350MW,已签约项目超500MW,涉及石油炼化、合成氨、冶金、交通等多个领域。
市场寄予厚望
今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我国首部《能源法》,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氢能被正式纳入,也标志着氢能的能源属性得到进一步明确。
地方层面,近月来山东、四川等地相继出台“氢能车辆免收高速通行费”支持政策,氢能燃料电池汽车跨区域示范应用进入新阶段,氢能产业商业化进程也进一步加速。
“2025年到2030年之间氢能应该会迎来一个爆发期,目前美锦能源氢能行业营收占比不到公司总营收的10%,预计在五年以后这一数字将达到40%。”上述美锦能源人士表示,未来公司将在《能源法》的框架下,进一步推动氢能在能源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各类技术之间的良性互补,积极融合。
具体操作层面,美锦能源计划将从三个方面着力推动氢能产业发展,一是建设氢能供应网络,即制氢、储运到加氢站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打通氢能装备的研发、生产和制造各环节,推动氢能装备成本下探;三是致力于核心零部件技术攻关,利用自身产业链及技术优势攻克行业“卡脖子”问题。
“绿氢是实现工业脱碳、遏制全球气候变化必不可少的技术路线。”采访中隆基绿能人士也表达了对氢能市场发展前景的看好,他提及,当前全球各国均在积极提供补贴与鼓励,投建示范项目,鼓励产业各方共同协作解决技术、产品、投资、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同时政府也在制定相关政策,促进行业长期有序发展。随着全球碳市场和碳交易机制的持续落地,中国对绿色低碳转型的支持力度加大,氢能市场的发展机遇将进一步展开。
商业化进程仍待提高
“虽然国家层面已出台一系列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政策,但目前氢能产业链的生产、储存、运输和应用等环节的成本相对较高,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也限制了氢能车辆的推广应用,氢能产业的商业化进程有待提高。”谈及目前氢能产业发展尚面临的问题,赫美集团相关负责人坦言。
采访中氢能行业人士多谈及,从相关数据分析,2020年至2023年氢能产业发展呈逐年爆发式增长,但进入2024年,受到成本、效率、材料、经济性等因素制约,氢能项目投建进度不及行业预期,市场发展进程放缓。当前,氢能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技术瓶颈和市场难题有待破解。
“目前我国氢能产业链体系仍然不完备,制氢、储氢、运氢及应用尚未形成高效的产业链。其次,氢能行业标准规范不完善,氢能技术发展也受到众多条件制约。”美锦能源上述人士称,要打破氢能技术瓶颈和壁垒,自主创造性、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缺一不可,需要氢能从业者共同携手,破冰前行。
首先,行业应全面建立氢能产业垂直管理与监管体系。目前氢气是作为危化品来管理,应当将氢气正式纳入能源管理体系,实施如燃油、LNG、天然气等类似管理办法,如此才能更有利于氢能产品规模化发展。
其次,应当加快完善我国氢能标准体系,从市场需求出发,采取头部企业牵头,协同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科研院所,建设涵盖全产业链的创新平台,聚焦氢能领域设备、材料、零部件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最后,要拓展氢能应用场景,打造氢能生态体系。支持氢能在冶金、化工、工业、建筑、储能、发电等多元化应用。
隆基绿能受访人士也表示,随着“双碳”政策逐步落地,全球绿氢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其中部分标杆项目如绿氨、钢铁、化肥、发电等,已经实现商业闭环。与此同时,由于行业规模尚小、产业链不成熟、项目地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因素影响,项目投资与运维成本仍然较高,更大的工业绿氢市场尚未完全释放。
“当前绿氢市场也在面临局部地区产能过剩、竞争激烈、海外地域保护主义等挑战,导致企业规模和发展速度受限。”他指出,绿氢相关技术已有多年历史,但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大规模应用仍处于新技术导入期,众多商业需求客户仍然需要等待更多示范项目的验证。当前市场发展仍在早期,大型项目运行案例较少,在技术可靠性、项目交付能力、长期运维能力等方面仍然有待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