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综合九派新闻、红星新闻、央广网、新京报(作者:迟道华)、澎湃运动家(记者:马作宇)
整理:刘晶瑶
近日,在江西上饶婺源县举办的一场马拉松赛事中,一位父亲因体力不支放弃比赛,6岁女孩独自跑完42公里全马,引发关注。3日下午,记者从赛事组委会获悉,相关部门对涉事选手,也就是女孩的父亲作出取消比赛成绩、禁赛三年的处罚。
有网友质疑该女孩违规参赛,“6岁的小孩怎么能报名全马?”还有网友表示,小女孩为最后一名,有关门兔(注:关门兔指马拉松比赛中,停止计时前完成比赛的配速员)跟在小女孩身后为她保驾护航。
小女孩在跑马拉松过程中。视频截图
12月2日,婺源马拉松组委会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该女孩确实是违规参赛,为“蹭跑”。(注:蹭跑指虽未获得赛事组委会颁发的正式参赛资格,但仍通过各种方式在赛道上进行比赛)“因为她父亲跑不动了,便将号码牌贴到了自己女儿身上,半路上有裁判几次想把这个小女孩拦下,但父亲多次阻止,等快到终点了裁判才彻底将小女孩拦下,把他父亲的号码牌拿走了。”
该工作人员解释,他也不清楚这个小女孩是什么时候开始“蹭跑”的,但他父亲确定没有成绩,并且已经上报中国田径协会给他作出处罚。“他父亲自己跑不动去了收容车,后来看到裁判不让女儿继续跑,又自己下车了。”
在中国跑圈里,有报道可追溯的最早关于带着儿童参加极限运动的争议是2017年主持人乐嘉带着当时4岁的女儿参加沙漠76公里的徒步。
当年,乐嘉带女儿参加一个叫“爸爸带我去沙漠”的活动。该活动要求团员在4天的时间里,走完甘肃张掖高台县的76公里沙漠,平均每天要走近20公里。乐嘉4岁的女儿灵儿是全团年纪最小的成员。
当时,网友对于这种行为就褒贬不一。
事实上,对于青少年,特别是10岁以下的儿童而言,跑步需要注意的细节远比成年人多得多。
“儿童几岁可以跑步和徒步没有绝对值的标准,但是三岁以内的幼儿不适合进行训练。”资深持证跑步教练王晓刚曾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给出过这样的答案,“毕竟儿童在这个阶段时,髌骨和膝盖骨包括其他软骨韧带等还未长全。如果想训练长跑的话,四岁左右可以开始。”
多年前,美国儿童运动与健康顾问研究院麦坎布里奇博士就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直到青春期,儿童的主要锻炼重点是掌握运动技能,而非耐力训练,真正有目的的耐力锻炼应在14岁开始为宜;此外,一个16岁不跑步的人每周从0公里直接跳到50公里,比一个13岁开始跑步并在16岁增加到50公里的人,更有可能受伤。
王晓刚也建议,“幼儿跑步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最开始跑量要控制在几百米。儿童进行训练时,一定要注意身体状况,跑量不能多,每周增加的训练量应该控制在上周的10%以内。”
曾在中国跳水队担任队医的运动医学专家林盛就在接受上游新闻采访时表示,未成年人不适合跑全马,因为马拉松是一种极限运动,对心肺功能要求很高,“一是未成年人骨骼组织含钙量比成人低,硬度不够,长距离跑步时地面对身体的冲击,可能会对儿童骨干造成损伤,产生骨质水肿或青枝骨折等;二是过量跑步可能会造成下肢长骨两端生长板损伤,对骨骼发育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影响儿童身高发育;三是未成年人内脏功能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能力比成人差,长跑容易中暑或低体温;四是适当有氧运动会促进未成年人心肺功能的发育,但过度有氧运动可能会损害心脏功能。”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田协对于马拉松赛事的报名标准有着明确规定,全马必须20岁以上才能参加,半马和10公里则是16岁以上可以参加。但各地的赛事能否严格执行中国田协的办赛标准,并且在赛事开始前的检录集结做好全马跑者、半马跑者和欢乐跑参赛者的区分,就需要各赛事的组织者和运营者下更多的功夫。
小朋友通过运动了解到坚持和努力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对于马拉松这样的极限运动,家长显然应该更加谨慎,如何让孩子在健康的情况下快乐运动,也是体育精神的重要部分。
■媒体评论
“6岁女孩独自跑完42公里全马”在社交平台上引发广泛关注,但这不是什么励志故事,而是在拿孩子生命安全开玩笑。对此,孩子父亲的教育理念显然出现偏差。
这种操作,看似是在锻炼孩子,其实是置孩子于危险境地而不顾,会对孩子身体状况造成很大压力,不仅舆论观感不佳,也并未负起作为家长的监护责任。
跑马拉松确实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这种奔跑的过程和前期的准备都能让跑者变得更加坚强、更加自信。父亲让小女孩蹭跑,或许也是想以此种方式,既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也锻炼孩子面对挑战的勇气。
但马拉松比赛对参赛者的年龄等诸多因素都有一定的要求,如中国田径协会发布的《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办赛指南》中,规定马拉松(42.195公里的公路跑步赛事)及以上距离参赛者须在比赛当年满20周岁,半程马拉松和10公里项目参赛者须在比赛当年满16周岁。
让6岁小孩参与,且不说其身体一时是否吃得消,在成人们的集体比赛项目中,幼童参与其中,本身就有发生碰撞、踩踏的风险。
而且,即便女孩安全完成了比赛(快到终点时被拦下),这种长跑也会让孩子心脏负担过大、可能造成骨骼损伤等,进而影响身体成长发育。
其实,若真想让孩子参与跑步,完全可以带其参加四五公里的少儿跑、健康跑,距离不长,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增加亲子关系。实在没必要让孩子冒着风险,参与成人的集体比赛。
此前,有家长带孩子在机动车道上高速骑行,发生车祸;有家长让4岁女童“独自”坐地铁回家,引发舆论质疑……类似的案例,都对家长们的一些奇葩教育方式提出了警示。
不能让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但也不能走向另一种极端。
需要明确的是,无论如何锻炼孩子、教育孩子,都不能把孩子置于危险的处境中。从法律层面看,这是监护人必须负起的保护责任;站在为人父母的角度,也必须将孩子的健康与安全前置,不能以培养独立能力、“锻炼”的名义,让孩子独自面对超过其年龄阶段的挑战和压力。
此事,也对赛事主办方提了个醒,家长能够带幼童蹭跑,且在被发现后,“快到终点了裁判才彻底将小女孩拦下”,都说明,赛事的管理、组织等环节还存在漏洞。这也应该引发反思,谨防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但更重要的是,家长们,再不要如此“锻炼”孩子了。类似操作,既给孩子做了“违规”的不良示范,也不会对孩子有什么长远的教育价值。无论如何,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