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和践行ESG?这场论坛探究答案|绿色金融论坛
来源:国际金融报作者:李若菡2024-11-09 12:38

11月7日,2024第三届绿色金融论坛在上海市普陀区半马苏河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作为第七届进博会上海交易团配套活动,本次论坛由人民日报社《国际金融报》主办,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第七届进博会上海交易团、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绿色金融60人论坛、上海财经大学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院提供支持。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全面绿色转型的大背景下,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理念风靡全球。如何通过绿色金融、绿色科技推动企业践行ESG原则,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如何促进普陀区产业结构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7日下午,在人民日报社《国际金融报》主办的2024第三届绿色金融论坛上,在普陀区发改委副主任张菁主持下,来自政府、高校、金融和产业领域的领导学者与行业大咖齐聚ESG专场圆桌会议,结合理论与实践经验建言献策。

ESG理念是去劣而非择优

ESG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从2004年ESG概念被提出,到被要求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跟随,再到当前全球在监管和实践端跟随,已经有20年的时间。”谦楹科技创始合伙人兼执行总裁、交大安泰ESG与可持续发展协会筹备组成员孔玲分享道,“近几年来,ESG仿佛成为‘扑面而来’的概念,任何做实业或做投资的人都得知道ESG。”

是什么带来了ESG的大流行?

孔玲认为,主要源自于监管、供应链、可持续性竞争力、金融投资等多方面的调整和冲击。全球监管袭来、各类政策指标提出带来新要求;全球供应链发展的需求,使得出海企业必须顺应ESG的逻辑响应,以避免绿色贸易壁垒和经营合规性挑战;对于企业而言,如果不投入绿色发展,可能会降低其采购中的权重,难以保持竞争力、影响品牌声誉;在金融投资方面,绿色债券融资市场日益多元化,ESG不再是热点炒作的概念,而越来越成为需要回应利益相关方诉求所必要的工具和手段。

应当如何看待ESG?如何看待ESG在绿色发展中的作用?

“ESG是舶来品,但中国的绿色金融绝对是全球领先的。”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黄丁伟表示,以湖州市的绿色金融数据为例,2017年至2023年间,绿色信贷余额从369.5亿元跃升至3388.3亿元,年均增长44.7%。

谈及ESG与绿色金融的关系,黄丁伟认为,绿色投资不等于ESG投资,ESG挂钩贷款不等于绿色贷款。“ESG只能去劣而不能择优。ESG好的未必是好企业,但是ESG分数低的很可能是一个比较劣质的企业。”黄丁伟指出,“那么为什么要关注ESG?一方面是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投资者识别投资标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银行机构间接融资,《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要求将环境、社会、治理要求纳入管理流程和全面风险管理。”

对于企业和投资者,孔玲则建议要对ESG祛魅。“很多企业在面对投资者时,会认为ESG是有效的市值管理工具,但它并不能实际解决运营难题。”孔玲提出,“在漫长的治理过程中,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三条腿’,我们要运用好这个工具,识别出机遇和风险,其更大的价值应该是用以应对外部世界和内部的变化,以应对投资机构在社会责任和收益之间的平衡关系。”

多方实践把握ESG机遇

具体到金融和产业领域,绿色转型趋势下,各企业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又是如何将ESG理念与新质生产力相结合,驱动新质生产力的革新?

“截至今年9月末,建行上海分行的绿色贷款余额超过1700亿元,比年初还新增了300多亿。”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风险管理部高级经理李钧分享道。围绕顶层设计、资源倾斜、政企合作、重点产业、创新引领、科技赋能、低碳运营、行业研究八大方面,建行提出服务举措,积极帮助中小微企业走出绿色困境、推动碳普惠实践等;率先打造个人碳账户、成为业内首家接入新能源汽车数据的银行,将节能减碳理念融入工作生活中,并通过举办研讨会和论坛的方式加强绿色理念。

协鑫集成证券事务代表涂建邦分享了如何通过区块链将产品的碳值等数据进行溯源和高效管理,如何通过管理架构形成全员的动员、通过梳理目标形成统一思想,最终达到显著的降碳降耗的效果。

如何做好ESG风险管理,把握ESG机遇?

天合光能ESG管理高级经理罗海燕表示,该公司SOLAR企业文化理念的提出,将可持续和ESG理念根植于企业文化。SOLAR,即可持续、优化、行业领先、行动和责任五个单词首字母的缩写。“我们发现,公司内部最初会将ESG披露作为一种负担,但自从设立了SOLAR的愿景,各部门将之当成了共同的努力方向,从思考如何在披露层面改善到思考如何从管理层面提升业务与ESG的关系。”此外,“治理—管理—执行—监督”的可持续管治架构也推进了ESG实践。

具体到ESG的实践中,绿色供应链管理也是重要的环节。

“绿色供应链有三个主要特点,核心就是环境友好,即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钛和集团代表吕怡昕指出,“第二个特点是系统性,从原材料采购到最后的分销销售,这一复杂的系统覆盖了客户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第三点是信息化与智能化,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各环节的实时监控和优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供应链整体的信息透明度。”

吕怡昕建议,在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策略中,企业可以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绿色采购策略,二是产品的绿色设计生产,三是绿色物流与运输,四是绿色回收与再利用。

记者 李若菡

编辑 姚惠

责任编辑 孙霄

责任编辑: 朱雨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