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基础设施REITs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领域重要的交叉创新工具,为社会资本开辟了新的投资路径。2020年4月,中国证监会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及其配套的《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共同构成了我国REITs市场的顶层制度框架,也标志着我国公募REITs市场的正式启动。
自2021年首批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上市交易以来,我国REITs市场迅速发展,试点行业不断扩展,现已涵盖保障性租赁住房、水利设施、具有较好收益的旅游基础设施、消费、商业等领域。通过金融资产的力量,REITs为实体经济和优质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持。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全面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项目常态化发行的通知》的发布,标志我国基础设施REITs从试点阶段正式进入常态化发行的新纪元。截至2024年9月25日,已有45只公募REITs上市交易,交易金额合计达到1256亿元(数据来源:Wind)。
尽管我国公募REITs已初步实现了从理论设计到实践应用的跨越,但与海外市场60多年的发展历程和成熟模式相比,我国公募REITs仍有发展和完善空间。未来建议关注资产侧、政策侧和市场交易侧的完善,有望通过提升资产质量、实施更有吸引力的税收激励措施以及流动性的提升,逐步增强REITs产品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丰富资本市场产品线中的效用。
国内公募REITs发展情况解析
产品发行管理与扩募规则灵活性有待完善,项目发行效率提升受限
2024年,我国公募REITs市场正式迈入常态化发行新阶段,发行审批流程显著提。权益属性的认定、全面常态化发行的推动,以及印花税减免等政策层面的规范和利好,是提升市场热度的关键动力。目前,我国公募REITs发行坚持着较高的上市标准、“公募基金+资产支持证券”的产品结构,以及相对严格的扩募并购规则,最大程度地对项目风险进行了预防与控制,但发行效率及盘活资产能力的提升却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首先,项目合规审核流程的严格性,加之“公募基金+资产支持证券”模式下REITs基金搭建流程的复杂性,一定程度减缓了公募REITs发行的提速。公募REITs起步以来,我国实施了相对严格的审核流程。发行过程受到国家发改委、中国证监会以及交易所的共同监管,产品运作也实行了现有法规框架下适配度最高的“公募基金+资产支持证券”结构。这使得我国公募REITs行业省去了前期繁琐的政策修改阶段,在疫情后快速起步的同时,确保了项目质量。但双重架构涉及多方合作,管理结构层级多,也延长了发行前的准备时间与后期项目运营的负担。
其次,配套支持性税收政策尚未完善,原始权益人推动REITs项目动力受限。税收政策直接影响了REITs运行成本,进而影响产品收益率。在境外成熟的REITs市场中,对于产品发行涉及的税费及税率通常有不同程度的减免或优惠政策。虽然2024年9月发布的14号文件对企业改制重组环节中的印花税做了减免,但与海外成熟的REITs市场相比,我国的配套税收优惠政策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提高通过发行公募REITs产品作为融资渠道的性价比。
再次,底层资产的多样性尚需丰富,扩募和并购规则与审批流程灵活性有待提升,难以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扩容积极性。目前,我国公募REITs的底层资产类型相对集中,主要包括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房以及产业园类。扩募规则对于资产类型有严格限制,要求与首发持有基础设施项目类型相同。此外,扩募的申请和审批流程的各项要求均与首发相一致,并未根据资产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灵活调整,导致我国公募REITs扩募周期相对较长。尽管从审慎角度可以确保发行项目的质量,但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场的扩容潜力。
投资者类型相对单一,市场流动性有限,二级市场发展建设仍需加强
公募REITs作为一种融合金融创新与不动产投资的金融产品,以其强制分红、稳定现金流和底层资产较高的透明度而受到市场的青睐。目前我国公募REITs的底层资产多为优质、成熟稳定的基础设施项目和不动产,这为其现金流的稳定性提供了坚实保障。除了分红收益,公募REITs的收益还包括二级市场赚取的买卖差价收益,兼具资本利得和收益稳健的优势。在全球降息周期带来的低利率环境下,公募REITs相比其他大类资产展现出明显的性价比与吸引力。2024年以来,我国公募REITs二级市场表现现明显回暖,长期配置价值逐步凸显。但是,与发达国家成熟的REITs市场相比,我国公募REITs在二级市场的投资者类型和市场流动性等方面仍有待提升,局部交易过热或机构投资者的离场可能对市场造成负面冲击。
首先,我国公募REITs市场规模尚小,投资者结构较为单一,主要参与机构持仓集中度较高,单个机构的市场影响较大。我国公募REITs尚处于早期建设阶段,投资者主要以保险、券商自营等机构资金为主,机构的投资策略及风险收益偏好存在趋同性,多数倾向于长期持有,二级市场短线交易较少。加之REITs流通份额本身较小,单个机构的大规模卖出可能对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影响。市场中缺乏有效的波动缓释工具,使得价格容易出现大幅度波动,进而可能引发“踩踏”卖出现象,加剧产品价格的超跌。
其次,国内公募REITs二级市场的估值体系有待完善,机构考核机制缺乏差异性,不利于吸引增量资金的入场。我国市场上每日更新的公募REITs估值机构有中证指数与中债估值中心,他们均以公募REITs的收盘价作为估值结果。但由于市值及流动性不足,我国公募REITs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历史较低位置,或已无法准确及时反映底层资产价值。然而,多数机构投资者的考核仍以此估值结果为依据,因而难以吸引更多增量资金入场。
国内公募REITs发展展望
优化发行配套政策与市场流动性提升,推动公募REITs市场稳步走向成熟
公募REITs的底层资产是基础设施与不动产,其表现既与资产与项目的资质、运营情况及分红能力有关,也与投资者情绪、流动性等市场因素紧密相关,不同资产的市场表现有着较大的分化。伴随公募REITs市场稳步走向成熟,未来国内在发行侧和市场交易侧两方面仍有完善的空间。
发行端来看,关注资产范围的拓展和政策层面支持的加强。
一、优化REITs发行审核流程,鼓励Pre-REITs提前培育优质项目。针对发行审核流程中的繁复环节和高沟通成本,宜结合实践情况,完善相关程序,探索推出统一审核标准,统筹协调不同部门间的审批工作。同时,鼓励Pre-REITs市场发展,对于提前培育孵化的项目审批流程进行进一步的简化,从多个角度提升REITs项目发行上市效率。
二、研究并推行更完善的税收优惠等配套政策。我国在顶层设计和法律体系方面已有建树,对公募REITs整体发行流程和监管框架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规范与优化。但在REITs的法律框架和税收政策方面仍有待加强。随着常态化发行的推进,建议逐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推出税收豁免等配套措施,在简化发行中各项税收有关环节的同时,激发原始权益人的积极性。
三、灵活调整资产准入标准,促进市场扩容。尽管我国公募REITs底层资产已经扩展至包括保障性租赁住房、交通基础设施、仓储物流等八大类,但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市场仍处于探索阶段,资产类型仍有继续深化空间。可以考虑将更多基础设施领域项目纳入底层资产范围,并探索多资产混装模式,适当放宽扩募阶段的资产类型限制。
交易端来看,关注市场流动性的提升。
一、拓宽公募REITs投资者范围,加速增量资金入场。鉴于我国公募REITs市场规模较小,流动性有限,从而带来一定的估值压力。建议酌情放宽证券投资基金参与REITs投资的限制,并推动社保基金、养老金等长期耐心资本的参与。同时,创新公募REITs指数化产品等相关工具,以吸引增量资金的流入,提升市场活跃度。
二、优化估值与考核机制,引导市场估值提升,形成正反馈。针对市场规模小、投资者结构单一以及估值下跌快形成的负循环,可以考虑进一步优化估值考量方式,结合REITs的独特属性进行差异化估值,为二级市场提供估值调整空间。同时,引导机构投资者改进内部考核方式,提高对REITs估值波动的容忍度。
(CIS)
校对:杨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