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投资人看好应用场景创新机会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1财经APP2024-10-09 07:57

近年来,数据作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逐渐融入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同时,在5G、AI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带动下,数据要素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

《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达32.85ZB(泽字节),同比增长22.44%。在数据存储方面,2023年我国累计数据存储总量为1.73ZB(泽字节),存储空间利用率为59%。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74万亿元,同比增长10.45%。

在数据从资源向资产转变的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对投资机构来说,如何挖掘数据产业背后的投资机会?相比国外,中国的数据产业发展具有哪些独特优势?近日,在“2024-ADD数据应用场景大会暨Talk@Taihu台湖见面会启动仪式”上,多位投资人对此开展讨论。

数据要素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首钢基金母基金事业部副总经理张寒梅认为,在大数据时代,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都能感受到海量数据的存在。但是如何把数据积淀下来,对其进行有效的筛选、挖掘并快速找到真正需要的内容和信息,目前仍面临较大挑战。

比如首钢母基金自2015年开始从事母基金投资业务,每年都会在平台上积累近百家的GP数据以及上千家被投企业的数据,这些数据在整个一级投资市场中是较为有效和广泛的。在此过程中,团队秉持着产融结合、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理念,搭建了自身的数据平台。

“众所周知,一级的私募股权母基金属于非标产品,如何通过不同的时间、行业、阶段等维度,为该非标产品构建一个定量的打分系统,并且使该系统能够实现数据可采集、可预警、可量化,这实则是大家都在探寻的一种较好方式。所以我们也是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让非标产品的投资决策流程,能够有据可依。”张寒梅说。

泥藕资本创始合伙人杜欣谈到,从自身实践来看,隐私和安全与商业化之间的巨大鸿沟,或许是阻碍数据要素发展的主要难点。

许多数据难以进一步商业化的原因在于,为满足共享安全和技术上的要求,而无法呈现数据真正有价值的部分。例如,很多人在商业过程中喜欢购买手机号码、客户信息、名单等,拿到后就立刻进行变现,这实际上违反了相关法律,会被追究责任。如何在数据的广泛安全性与数据资产的可变现性之间实现平衡,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我们要将数据资产和数据要素的价值提升到很高的认知程度,将其与土地、设备、机器、人员等同等定位。其次,我们要明确数据要流动、交易甚至共享,才能产生更多价值。”杜欣说。

过去,十分强调数据的可控性和安全性,力求建立自己的闭环系统,认为100%掌握数据。但多年后却发现只是掌握了一堆数据垃圾,无法在同行和应用之间进行交易,而原本期望这些数据有一天能产生大量资产价值,但多年来实际情况与产业期待相差甚远。

未来,期待政府、国企等核心单位,能够更多地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为做数据分析和挖掘的下游应用场景公司开放更多机会,这样才能真正让数据变成数据资产。

谈及数据要素发展所带来的投资机遇,元禾原点合伙人米菲认为,在投资领域,数据引起的投资变化非常明确且明显。在2014年之前,整个互联网行业欣欣向荣之时,团队的投资聚焦于生产工具升级,更多地集中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的创新上。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尤其是2014年以后,可以看到更多与数据安全、数据库变现以及一些与隐私计算相关的企业开始蓬勃发展,它们实际上也反向推动了硬件升级。

例如,由于数据的增加和算力的升级,促成了更多AI芯片的诞生。包括现在大家熟知的大模型、生成式AI,所有这一切都是由于数据要素的变化和算力的提升,导致了行业的变化以及更多创业机会的出现。

投资人看好行业数据的应用场景创新

相比国外,中国在数据产业发展方面有哪些优势?米菲认为,在中国,数据要素具有巨大的数据量这一先天优势。但同时,数据质量也确实存在着很大的挑战。此外,由于中国拥有非常丰富的应用场景,所以在很多场景方面,比美国甚至其他许多国家都更具优势。

比如,以前在先进制造领域的精密机床等方面,大家会认为中国不如欧洲。但现在,在智能化设备升级方面,可以看到了中国领先于海外的机会。在传统的炼油炼钢等企业中,由于数据要素的变化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中国的企业在传统升级上已经领先了国外的一些先进企业。

“我们不必仅仅紧盯着之前大家听到的财税、人力、法律法规等数据要素,虽然它们应用得非常好,但未来会有更多行业的数据,让大家进行更多的创新,这也是我非常看好的领域。”米菲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模型时代,对算力、算法和数据的需求都在急速提高,数据产业也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杜欣认为,OpenAI 的ChatGPT好,很多时候是因为英文世界的数据质量比较好,数据质量和数据标注的水平更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促进我国基于中文的数据要素更好地获取、分享、分类、管理和打标注标签,并能够变成公共数据资源的池子,再结合算法和算力,就能够训练出适合中国、在一些产业应用或细分市场有独特价值的人工智能应用,这也是中国区别于世界的一个非常大的机会。

毕马威数据资产主管合伙人陈立节表示,现在也很多地方用“算料”来替指数据,“算料”是中国未来突破的一个很好切入点。美国各个州的行政相对分散,另外美国在个人安全法案这方面执行非常严苛(美国和欧洲都是如此),导致他们先天难以在国家层面整合并获取大量的算料,也就是数据。即便模型算法再领先、再先进,如果没有大量数据进行训练,做出来的效果一定不佳。

而中国现在有了这样的契机,去年国家数据局成立后,最近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全国数据资源调查的通知等,此外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等配套制度也正在起草制定过程中。可以相信,我们国家有能力去构建全国统一的数据要素市场。目前,各省的政数局及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中国有机会在区域甚至国家层面实现数据的真正整合,这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难以实现。

陈立节认为,数据如果割裂,价值就不高,一旦整合才能产生更好的价值。这是现在面临的挑战,也是机遇。挑战在于有如此大量的数据,很多数据都在企业手中,企业可能不太愿意提供。但未来潜在的收益价值也很大,这确实需要政府发挥特定作用。

“包括毕马威在内,也在探索如何通过一些试点应用,让企业能够快速看到数据价值释放的收益,能够‘短平快’地尝到甜头,更好地在其他场景或领域推广,这也是未来我们要推进的方向。”陈立节说。

责任编辑: 李志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