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占国产市场1/5 江苏探路工业母机高端化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陈澄2024-09-30 06:53

证券时报记者 陈澄

9月上旬,2024年“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系列活动正式在江苏常州启幕。记者从活动上获悉,近年来我国工业母机产业取得长足进步,已成为全球工业母机重要生产、消费大国,产业规模连续10余年位居全球第一。不过,当下我国国产高档数控机床占有率仍不足10%。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我国工业母机产业总体呈现低端混战、中端争夺、高端失守的局面。那么,我国工业母机产业该如何追高逐新?记者发现,江苏作为我国机床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正在探索一条产业进阶之路。

市场庞大却“高端失守”

随着高速旋转的刀头稳定推进,一个个锃亮的零件从金属坯料中被制造出来,再逐个被组装成一台崭新的机器。因为是制造机器的机器,工业母机由此得名。

作为现代工业的“心脏”,工业母机在我国发展势头迅猛。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披露,去年,我国金属加工机床(含金属切削机床和金属成形机床)生产额为1935亿元,销售额为1816亿元。但与此同时,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国产化占有率不足10%,与之相应,高端机床进口量居高不下。2022年,我国进口数控机床花费25亿美元左右(约合175.27亿元人民币),出口金额则为15亿元左右。

“我国工业母机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近年来数控机床行业集中度提升,不过,竞争格局仍分散。”苏州市铸造协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市场庞大,但“低端混战、中端争夺、高端失守”基本能形容国产工业母机目前所处局面。在低端市场,以经济型数控机床为主,目前制造商主要集中在中小规模的民营企业,产品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价格战难以避免。“同样,中端市场也已是‘一片红海’,以价换量成为常态,而在高端市场,我国工业母机的部分核心部件的加工精度、可靠性以及导轨、数控系统等关键功能部件均有待提升。”该负责人说。

在此背景下,随着中国制造业加速转型,精密模具、航空航天、新能源车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其生产制造过程高度依赖数控机床等智能制造装备,又成为数控机床行业新的增长点,并推动具备高速、高精、高效、高稳定性、多轴联动等高性能数控机床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西方国家对高端数控机床出口管制趋严,国内某些领域因此被“卡脖子”的情况严峻。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常州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理事长、首席科学家郭东明表示,工业母机是集材料、力学、机械、电子、计算机等于一体的知识密集型产品,是典型的渐进式创新领域,每一代技术提升周期长达约20年。因此,聚焦“高性能制造”,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制造强省发挥产业优势

“我们扎根江苏多年,终于迎来产业突破,公司自主研发的透平叶片五轴加工专机已打破国外垄断,即将投产。”来到爱派尔(常州)数控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爱派尔”),公司总经理邹简华告诉记者,公司专注于提供航空发动机叶片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成功突破了一批高温合金航发叶片数控机床基础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在机床的刚性、精度和可靠性等方面已经比肩国际品牌。

爱派尔只是江苏工业母机生产企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更多企业正在追赶的路上。记者了解到,线性驱动器广泛应用在高端装备的传动系统中,这一关键零部件却长期被国外垄断。为实现国产化替代,富丽康精密等企业已经启动了“线性驱动器项目”,希望通过自主研发,开发出满足市场所需的高端导轨、电动缸等产品。

这种向高端化迈进的趋势,在江苏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看来,体现了江苏制造强省的产业优势。数据显示,江苏是我国重要的工业母机研发和生产基地,也是我国机床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2023年,江苏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母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约占全国的1/5。出口方面,2024年上半年,江苏省高档数控机床出口量占全国40%。

“目前,江苏工业母机产业链较为完整,拥有基础部件、功能部件、工具附件、控制系统、整机制造和成套装备集成六大产业链上下游环节,涵盖切削机床、成形机床、特种机床、增材制造装备四大领域,累计培育了工业母机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0余家。”江苏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江苏具备一定的产业生态和“家底”;另一方面,江苏也在相关政策方面持续发力。

据介绍,江苏提出聚焦群链协同,着力构建包含16个产业集群和50条重点产业链、更具江苏特色的“1650”产业发展体系,工业母机也被纳入“1650”产业体系重点培育。2023年,江苏又推出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快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产品推广应用、企业梯度培育。

联合攻关共筑创新生态

工业母机产业链上游主要是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分布在主体零部件、数控系统等领域;产业链中游是工业母机整机装备制造,包括减材、等材和增材三类装备;产业链下游主要是集成化装备制造,产品集中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及零部件等领域。而要想打通整个链条,真正在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合力,依托特定平台的联合攻关成为关键。记者发现,发挥重大技术平台作用展开联合攻关,正是江苏工业母机产业进阶之路的显著特色之一。

常州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就是这样一个创新载体,实验室围绕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主攻方向,在数控机床综合性能测试等方面展开研究。“以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全国首套载重20吨的‘整机精度保持性加速测试平台’为例,我们可以对机床进行精度保持性的加速测试。”龙城实验室主任助理邹灵浩介绍,实验室会根据测试的数据变化,寻找影响机床精度的因素,并与生产厂家一起解决实际问题。

在江苏,像龙城实验室这样的联合攻关平台不止一家。在此次产需对接系列活动上,落地南京理工大学的“数控机床功能部件共性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带来了可同时模拟多种复杂实际工况的可控加载技术。“基于这项技术研发的精度保持性、可靠性及寿命、型面检测等成套设备,填补了国内工业母机产业链的空白。”龙城实验室副主任欧屹说。

基于企业需求的联合攻关效果显著,也得到了更多生产企业的追捧。据上述江苏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江苏还举办了创新载体赋能工业母机产业链专场对接活动,在活动上,江苏亚威股份、苏州中瑞智创、南京二机齿轮、南京宁庆数控等多家企业提出了研发需求,并与相关创新载体结对签约。“接下来,江苏将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组建‘主机+部件+工艺+应用’攻关联合体,协同突破工业母机关键核心技术。”该负责人表示。

有业内人士提出,江苏探索的有效路径具备一定可复制性,各地可在强化结对攻关、强化技术供给、强化需求牵引等方面发力,加速构建工业母机应用生态共同体。实际上,记者了解到,在国家政策层面,今年7月,为推动产需精准有效对接,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印发了《“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活动实施方案》,计划通过3年时间,分区域、分层次、分领域开展对接活动,推动供需双方在结对攻关、应用迭代、更新升级、市场拓展等方面达成一批合作项目,共筑产业创新发展生态。

责任编辑: 刘少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