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对华的技术封锁会有效吗?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韩和元2024-09-10 06:48

韩和元.jpg

韩和元

9月5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宣布了一项临时最终规则,加强了对量子计算和半导体制造设备等关键技术的出口管制。9月6日,荷兰政府也与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保持一致,对所有光刻设备等半导体技术的出口实施了审批程序。这一系列措施,主要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竞争国家。

这一措施其实并不新鲜,它不过是欧美对华技术封锁战略很小的一环。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欧美对华的这种技术封锁政策,能否实现其目的?

我个人的看法是,就短期而言,受此影响,中国在获取先进的半导体生产和制造技术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导致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不稳定性增加,尤其是在关键原材料和设备的供应链上。但长期来看,在外部技术获取受限的情况下,中国会更加坚定地投入资源,进行自主研发和技术攻关,以减少对欧美外部技术的依赖。可以确定的是,欧美对华出口管制不仅不能阻止中国技术进步,而且还会损害欧美自身的经济。限制措施最终伤害的是中国之外的那些企业的利益,因为它们被自我排除在了一个世界最大的芯片市场之外。

事实上,早于2021年4月,涉事企业荷兰ASML的CEO温宁克也表达过类似观点,他认为:“如果你(欧美)采取出口管制措施将中国市场拒之门外,这将迫使他们争取技术自主权。”他甚至认为,在15年的时间里,中国将能够做出所有的这些东西。于欧美供应商而言,到时这一市场也将彻底消失。这绝非温宁克基于公司利益而做的恐怖营销性表述,因为中国半导体发展实践确实证实了这一点。

美国政府对华为启动事实上的出口禁令已有5年,这5年里美国政府一直在采取遏制中国芯片技术的措施。不过,实际效果很少被讨论。据日本经济新闻社报道,日本有家名叫“技术解析公司”的半导体调查机构,为弄清楚在出口禁令下中国半导体领域的发展情况,于是便买来了一台华为今年4月份上市的最新款智能手机Pura 70 Pro进行拆解研究,研究结果却令日本人大吃一惊。用“技术解析公司”社长清水洋治的话来说,“中国芯片的发展水平比想象中的还要高。现在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实力,恐怕也就只比业界龙头台积电落后个3年左右。”

更重要的是,历史经验也证明,太阳底下从来没有新鲜事。今天中国遇到的种种,当年的英国、美国、荷兰也都遇到过。

譬如,拿破仑大帝当年就对英国进行过一轮旷日持久的大封锁。美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奥尔森系统研究了拿破仑战争期间,法国对英国大封锁的情况。这一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他那本1963年由杜克大学出版社所出版的著作《战时短缺经济学》一书中。

诚如供给学派代表人物阿瑟·拉弗所评价的,这本著作可以说是研究一国对他国实施经济封锁造成的经济和社会影响的经典范例。在该书里,奥尔森写道,如果按照食品进口量这一标准来予以衡量,那么,法国于战时对英国所实施的食品运输的封锁,无疑是异常成功的。因为在该时期,英国的食品进口量确实大幅下挫。但问题在于,英国很快就对法国的封锁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英国人采取了建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促进农业生产及杜绝浪费等举措,来予以应对。

奥尔森还写道,由于替代的可能性,英国在应对封锁造成的短缺时,并不像拿破仑所想象中的那么僵化。它们有相当强的能力,来替代那些短缺的商品。更为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替代不只是通常意义上的替代,即以某种替代品取代供应短缺的商品,就如用玉米替代大米。它的这种替代事实上更彻底,即英国人以通过调整自己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来替代了先前的短缺。

同样,当年的美国、荷兰、法国也曾遭遇英国对它们所施加的技术大封锁,最后也以英国失败告终。现在,球被踢到我们中国这一侧了。我相信,这一次,欧美对华的技术封锁同样会以失败而告终。

本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 杨国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