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成中非绿色合作新亮点
来源:经济参考报作者:王钊2024-09-06 07:47

当前,面对环境、气候、生物多样性挑战交织叠加的复杂局面,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也给中非合作带来了新契机。近日在北京举行的中非绿色低碳合作新机遇——新能源车合作与机制创新对话会上,中外嘉宾就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合作潜能与合作机制创新、新能源汽车合作展望等话题展开热烈研讨。

绿色低碳带来合作新机遇

气候变化是当下全人类的共同挑战。发展中国家不仅面临生态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破坏等挑战,也面临着比发达国家更为迫切的发展需求。

埃塞俄比亚前高级部长、原总理特别顾问奥克贝博士表示,非洲拥有14亿人口,但过去10年的绿色投资仅占全球的2%,正在形成新的“绿色鸿沟”。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必须将非洲纳入全球绿色转型的进程当中。

近年来,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非洲,在适应及减缓气候变化领域开展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得到了国际社会特别是非洲国家的好评。”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一级巡视员蒋兆理表示,中国目前已与16个非洲国家签署18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共同发布《中非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宣言》,确定建立新时代中非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启动中非应对气候变化三年行动计划专项,并重点开发实施“非洲光带”项目。

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时代选择,也为中非合作带来新的机遇。肯尼亚睿纳新国际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芮婉洁表示,2021年至2024年,中国参与建设了120多个非洲气候项目。这些项目投入运行后,中国支持的新能源装机容量将在非洲总装机容量中占据重要比例,未来中非合作潜力巨大。

中国成为世界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数据显示,中国为世界提供了70%的光伏组件和60%的风电设备,为实现全球能源转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中非在可再生能源、交通、投融资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二级巡视员崔丹丹表示,中国探索出一系列务实高效的绿色低碳解决方案,非洲地区则拥有巨大的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为双方共同探寻符合各自国情和发展需求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创造了有利条件。

“未来,中国将通过物资援助、交流研讨、技术援助、联合研究等方式,持续帮助非洲国家、小岛屿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等相关发展中国家提高气候适应和减缓能力。”蒋兆理说。

机制创新护航新发展

非洲国家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资金短缺和基础设施薄弱的双重挑战。通过创新机制来弥补短板,已成为中非绿色合作的关键议题。

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研究中心教授穆莎希克认为,《巴黎协定》设定了到2030年将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3倍的目标,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仍存在2600亿美元的投资缺口。为实现这一目标,现有机制亟需改革,并需积极探索新的合作伙伴关系。

2023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绿色发展高级别论坛上,“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与16家中外合作伙伴共同发起绿色发展投融资合作伙伴关系(GIFP)。近一年来,GIFP作为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新机制,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据“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首席发展总监张建宇介绍,未来会通过发展混合融资和碳金融等多元投融资模式,推动更多绿色低碳项目在共建国家落地。

新能源汽车成为新亮点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正逐渐成为中非绿色发展合作的新亮点。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对非洲出口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同比分别增长291%、109%。

奥克贝认为,随着非洲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到2025年,非洲将有超过4000个城市的人口超过5万人。目前,非洲的汽车需求量为500万辆,汽车保有量已达到4500万辆,未来需要更多绿色解决方案。

中汽碳(北京)数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杨熹表示,通过与非洲国家的合作,中国企业可以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入非洲,帮助当地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建立本地化的生产能力。

“新能源客车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交通方式,将为非洲的公共交通行业带来全新的变革。”宇通客车非洲大区经理朱文然表示,未来希望非洲各国在政策激励、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支持。

雅迪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家中表示,中国车企将发挥在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市场运营等领域的优势,精准对接非洲市场需求,量身打造新产品与配套解决方案,促进非洲地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中非绿色低碳合作新机遇——新能源车合作与机制创新对话会由生态环境部指导,中非环境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办,“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府支持,是“中非合作论坛:中非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圆桌对话”系列活动之一。

责任编辑: 邓卫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