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金在先、干事在后”……驻村工作警惕松劲懈怠苗头
来源:半月谈作者:汪军 李凡2024-07-26 09:47

*本文为《半月谈》2024年第13期内容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驻村帮扶工作在其中的作用极为重要。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随着5年过渡期转段进入后半程,一些地方驻村帮扶工作一定程度上出现松劲懈怠苗头,“挂名驻村”“状态不在线”“镀金在先、干事在后”“吃产业老本、无发展思路”等问题困扰基层。这种消极、懈怠、松劲的状态,对于未来2年关键期极为不利,必须优化工作机制提升驻村帮扶工作效率,抢抓时机补齐民生短板,巩固培育产业让群众持续稳定有收入。

警惕迷茫、观望、逃避心态

“不知道当初为啥要派我来村里。”西部某省一名驻村第一书记在回答“为什么要驻村”这个问题时,语气里充满了迷茫。这位第一书记向半月谈记者介绍,到这个曾经的贫困村驻村事先没通知她,她也没有心理准备,关键是她对农村工作不熟悉。正是心态迷茫,才导致她对村里人口、收入、产业、务工等情况知之甚少。

观望是当前部分驻村帮扶干部的又一种心态。产业发展上,吃的是脱贫攻坚时的“老本”,一些驻村帮扶干部对当前村里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提不出思路。中部某村驻村第一书记表示,第八批驻村工作队的工作难度在于既要抓防返贫,又要抓村集体经济收入,这不仅考验他们的能力,更考验帮扶单位的支持力度。另外一个村的驻村工作队员告诉半月谈记者,目前一些地方的政策并未明确帮扶单位对帮扶村的投入力度,“可以投入,也可以不投入”。

对驻村工作队的考核来自组织部,并不来自帮扶单位。“在基层做得好与不好,对回到原单位之后的职务职级晋升影响不大。”有接受采访的驻村帮扶干部表示,现在还有2年过渡期,想要发展产业又担心时间不够,更担心最终失败,只好先把家底稳住再说,如果有能够出“显绩”的地方,比如修个水池、通条道路,他们愿意去试试。

一些驻村帮扶干部,表面上看是老资历,实质上是在“逃离”。西部某县一名50多岁驻村帮扶3年的干部说:“回到原单位感觉工作不好干,在村里待习惯了,主要工作也就是宣传森林防火、交通安全,不算太复杂,反而觉得这种工作状态挺好。”原本已经满2年的他,现在又留下再驻村帮扶2年。

半月谈记者在中部一些村庄走访发现,有的部门在选派驻村干部时,往往派一些暂时不方便安排岗位的工作人员。有驻村干部表示,驻村帮扶出现松劲懈怠苗头还表现在对驻村干部的培训上,“基本就是走过场,大都是在教室里讲授一些理论知识,有个形式、留个痕迹就行,没人理会能否派上用场”。

警惕应付、疲惫、镀金现象

一些地方驻村帮扶出现应付交差现象。在中部某村,帮扶单位未按要求派驻正式员工到村开展帮扶工作,而是“换种思路”,每年花3万元聘请当地村里的退职村干部作为工作队员驻村帮扶。

有驻村帮扶干部和村干部反映,2022年、2023年的驻村帮扶干部中有一些人抱着应付交差的想法,一方面是因为派出单位人手紧缺但又不得不派出,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到村后无所事事。半月谈记者在中部一些村庄走访时,有干部群众反映,现在驻村帮扶就是帮忙“搞搞卫生、带带孩子”,其他事情几乎找不到抓手。

基层干部因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连轴转,面临身心疲惫的现实状况。半月谈记者采访的多名县委书记表示,与脱贫攻坚时相比,当前部分基层干部的行动力和专注度确实有差距。

“镀金”心态在先,干事创业在后,导致驻村帮扶工作状态差。“我主要的考虑是通过驻村增加基层工作经历。”西南某省一名驻村干部坦言。对于村里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等方面问题,他提不出解决方案。上班期间,他按照要求进村入户,到了周末,就驾车一个半小时离村回家。

无论是驻村帮扶干部还是村干部,工作松劲懈怠对于乡村振兴都极为不利。一方面是削弱干群凝聚力。“过去的基础设施短板已经补齐,现在就是要铆足劲把产业培育起来,只有这样群众才能持续增收。当前是关键时期,要坚决杜绝松劲懈怠。”半月谈记者采访的一名县委书记说。另一方面是催生负面情绪。驻村帮扶工作直接与群众面对面,如果出现消极懈怠现象,群众可能误以为政策“只是一阵风”,这不利于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自觉性。

选好、用好、管好帮扶干部

——优化选派机制。半月谈记者深入多地调研发现,2021年以来,部分驻村帮扶干部派出单位有“一派了之”心理,“随便派个人去就行”“哪个干不好本职工作就派去驻村”的说法和做法并不鲜见。多名基层干部表示,在选派驻村帮扶干部时应强化问题导向,要有针对性地选派干部。比如,对于基层党组织比较软弱涣散的村子,可以从组织部门、党校等单位选派力量;对于产业基础薄弱的村子,可以考虑从农业农村局、企业等选派力量。

驻村工作队队员和茶农在茶园采摘春茶 吴练勋 摄

——落实激励机制。半月谈记者在基层调研时会听到一些无奈、片面的言谈,如“干得好不好都一个样”“只要不出错就行”“群众增收15个点,我们的工资没见长一个点”。多名县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建议,在激励关怀上应有明确的制度体现,工资待遇、职级职务是激发干部积极投身基层的重要吸引力,应从制度上予以明确,而不是“画大饼”。同时,还要考虑驻村帮扶干部的家庭情况,帮助解决子女上学等问题。

——强化责任机制。一方面,对选派单位进行严格考核。多名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县委组织部负责人指出,目前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多由上级单位选派,县委组织部门对驻村第一书记的考核结果会上报至市委组织部门,对第一书记有约束性,但对上级选派单位约束不够,建议将驻村帮扶干部工作业绩纳入考核,发现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的干部,选派单位要一并被问责。另一方面,强化对驻村帮扶干部的管理监督。要避免“签到驻村”等形式主义和虚假帮扶现象,在此基础上,关键要抓好效果考核,对产业发展、村民增收等要有详细的规划和目标,注重结果导向。

原标题《驻村关键期,未到松劲时》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