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勇(证券时报记者)
当下,只要是打开手机或电脑,各种预测未来的文章或视频就会扑面而来,尤其是以ChatGPT和Sora为代表的AI(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更是激发了人们对于未来人类工作与生活方式的丰富想象。最近一年来,一些善于展望未来的高手(要么是专家,要么是网络达人),围绕ChatGPT和Sora这两大关键词,制作出很多描绘未来的爆款文章或视频,让读者或观众脑洞大开。
除了最火爆的AI领域,经济、政治、教育等领域的预测文章或视频也有很高的热度。亿万中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如此高的热情去关心未来,包括社会的未来、国家的未来和世界的未来。这一现象,可视为未来学在中国走向繁荣的征兆。
未来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未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它以事物的未来为研究和实践对象,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动态去探讨选择、控制甚至改变或创造未来的途径。未来学由德国社会学家弗勒希特海姆于1943年在美国首创。到今天,未来学已经发展成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研究方法为基础,覆盖六大未来研究领域(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军事、全球)的综合性学科。
按照对未来发展前景的看法划分,未来学的主要流派有“悲观派”和“乐观派”两种。前者对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前景感到悲观,并提出消极的对策;后者则完全相反,在对未来前景的看法和相应对策两方面都持乐观态度。
未来学的经典著作,有约翰·奈斯比特的《大趋势》、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以及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等。其中,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撰写的《大趋势》最有名,该书首次出版于1982年,之后多次再版,迄今在全球的发行量已超过1400万册。在《大趋势》中,约翰·奈斯比特从十个方面论述了美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包括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从强迫性技术向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的转变、从机构帮助到自助、从等级制结构到网络状结构、从非此即彼到多种选择等。这十大预测,都已经被一一印证。这也证明未来学是一门有价值的学科,并非胡乱猜测的痴言妄语。
1975年,中国从西方引进未来学。1979年,中国未来研究会在北京成立,并出版了会刊《未来与发展》。40多年来,中国学者出版了不少未来学专著,成果可观,但尚未出现与《大趋势》和《第三次浪潮》相媲美的力作。
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改变了知识传播的途径,也开启了学术通俗化的进程。具体到未来学,人们接触并了解它,既可以通过读一本厚重的纸质书去实现,也可以通过上网或看手机来达成。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知识视野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从当下转向未来,这就为未来学的发展与繁荣提供了土壤。不知从何时起,“未来已来”成为在公众场合演说的时尚语或口头禅。在这种时代氛围和公众语境下,AI写作会否取代人类写作、无人驾驶会否取代人类驾驶、大学教育将怎样演变、全职爸爸的浪潮会否兴起、联合国将发生怎样的改变、人类能否实现移民火星计划等和未来有关的话题,正在越来越多地占据人们的注意力版图。这是好事,有利于培养人们的长远思考能力和忧患意识。
当然,也要看到,电脑和手机上那些预测未来的文章或视频,泥沙俱下,鱼目混珠,其中不乏蹭热点、追流量的劣质作品,对此,公众还需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擦亮眼睛,别犯迷糊,以免中了伪未来学的圈套。
最后,不妨探讨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券商对来年经济的预测,算不算未来学?我个人认为,广义的未来学,不妨将它收纳进去。未来学又称“未来预测学”,对于预测的时间长度,并没有做出严格的规定。那么,从现在算起,1年以上、10年以上、100年以上,都应该属于未来的范畴,相关预测成果,都可以归入未来学的领域。有心人不妨找几篇券商预测来年经济的研究报告读一读,其中都运用了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研究方法,完全符合未来学的底层逻辑。由此可见,广大股民早就开始和未来学打交道了。只不过,大部分券商的预测报告水平不咋地,经常被事实打脸,所以呢,这些作者羞于给他们的预测报告贴上未来学的标签。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