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研究院发布大模型十大趋势 走进“机器外脑”时代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张淑贤2024-07-05 18:14

人工智能迅速发展,大模型技术成为赋能各行各业的关键。从算力底座、智力增强到人机协作,大模型正在重塑人类社会,成为可依赖的“外脑”。

7月5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腾讯论坛上,腾讯研究院联合上海交通大学、腾讯优图实验室、腾讯云智能联合发布了《2024大模型十大趋势——走进“机器外脑”时代》报告。

报告指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机器外脑”时代。海量GPU和新一代大模型的组合,使人工智能在三个方向——推理分析、创意生成、情绪智能上有了实质性的飞跃。这意味着AI第一次拥有了类人的交互能力,新一代AI正在成为人类的“机器外脑”,提供智力外挂。

未来,随着大模型与人机协作的深入,每个企业、每个人都有机会借助AI外脑实现自己的创意,实现智力平权,而这一变革将为社会各阶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基于上述技术发展的分析、以及腾讯在AI领域的实践,报告从技术、应用、社会三个维度提炼出大模型十大关键趋势,展示出大模型驱动的未来图景。

tengxun.png

(2024大模型十大趋势)

“智力即服务”模式开启 智力像电力一样易被获取

报告指出,大型语言模型(LLM)正引发一场革命性的变革,不仅大幅提升了机器的推理能力,而且正在重塑我们对于智能服务的认知,推动“智力即服务”(IQaaS)新模式的崛起。

LLM技术的核心在于其强大的推理能力,这是人工智能有别于传统自动化工具的关键所在。通过深度学习技术,LLM能够从海量数据中提炼知识,进行逻辑推导,并生成连贯、有见地的回应。这种能力使得LLM在处理法律分析、市场研究、科学发现等知识密集型任务时游刃有余,成为个人和企业的得力助手。

“智力即服务”未来将通过云端平台为用户提供灵活、高效的人工智能服务,与传统的本地部署相比,智力即服务模式允许用户根据实际需求快速调整资源,无需大量前期投资即可获得专业的AI能力。企业和个人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LLM服务,如文本分析、情感分析、机器翻译等。这些服务以需求包的形式被调用,轻松集成到现有的工作流程中,提高运行效率,优化决策过程,创造出新的商业价值。报告预测,智力将变成像电力一样的公共服务,成为推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

其次, LLM的推理能力也为个人发展提供了巨大便利。无论是学术研究、创意写作还是日常决策,人们都可以借助LLM获取深入的见解和建议。个体借助大模型应用、通过与AI进行协作,能够有效拓展能力边界,在生活和工作场景中成为一名擅长“人机协作”、充满创意和效率的超级生产者。

报告预测,在不久的未来,社会将迎来一批全新的“超级生产者”。他们熟练掌握与AI协作的方式;具备跨学科和跨领域融合的思维;擅长建立和拥有个人品牌和网络:拥有强大的个人品牌和广泛的专业网络;具有创新动力和能力;以及拥有技术伦理意识。

“情绪智能”打开人机陪伴市场 大模型提高机器人灵活性

随着大模型时代的来临,人机交互模式也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伴随流式语音识别、多模态AI和情感计算等技术突破,AI技术在满足人类情感需求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报告指出,兼具情商(EQ)与智商(IQ)的大模型将在未来2—3年内打开人机陪伴市场,“情感外脑”会为人们带来更多的陪伴与慰藉。

例如,AI聊天机器人提供的心理咨询服务,以其不间断陪伴,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了及时的情绪支持和专业建议。在儿童领域,智能玩具不仅陪伴孩子们成长,更通过情感交互,培养孩子们的情感认知和社交技能。未来人机陪伴市场将从以互动游戏、兴趣社区为主的年轻人市场,进一步破圈到包括各年龄层的更广泛用户群体。

另一方面,具身智能也在实现突破。机器人技术与大模型的结合,为机器外脑提供了“躯体”。未来,人形机器人不仅能够执行物理任务,还能够与人类进行更加自然和直观的交互,让实体产品也拥有智慧大脑。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依靠两大技术支柱:运动控制与任务训练。其中,大模型的应用,极大提高了机器人的学习效率和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这两种技术的融合不仅推动了人形机器人的技术革新,也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部署打开了可能。这也预示了人机共生的未来,人形机器人将在各行各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家庭服务到高风险的工业操作,都能见到它们高效、安全的身影。通过持续的技术革新和应用拓展,人形机器人未来将在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方面发挥关键影响,进一步融入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助手及人工智能的终极载体。

产业应用加速 多模态大模型提升工业新质生产力

随着GPT-4o, Gemini1.5 Pro,LLaVA1.6的发布,基于Transformer架构和海量数据训练的多模态大模型点燃AGI,其对文本、图像等多模态输入的支持和强大的理解能力也象征着人工智能迈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新阶段。

“产业实用”作为大模型技术发展的重要指引,让产业场景成为了多模态大模型落地的关键抓手。其中,工业场景就是最佳实践场地之一。据专业机构统计,2023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约40万亿元,而当前多模态大模型在应用中部署仅占了8%,未来存在巨大的上升空间。

报告指出,随着工业智能化的推进,大模型有望重构智能制造的系统,为工业智能化提供新动力。例如,随着高质量数据的积累,大模型的理解能力会大大提升,首先会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得到大量的部署和应用。在多模态输入的加持下,文本、图像、语音等混合交互模式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智能化感知和交互也将重构整个制造管理体系,未来有望实现“智能感知,智能决策,智能执行”的全新智能化工厂。

人工智能迅速发展,大模型技术也正成为赋能各行各业的关键。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智能负责人、优图实验室负责人吴运声在白皮书序言中表示,从算力底座、智力增强到人机协作,大模型正在重塑人类社会,成为我们可依赖的“外脑”。在这个过程中,腾讯云会从数字新基建、数字新连接及场景新服务等维度入手,以长期主义心态,不断夯实云计算、大模型等产品技术能力,坚持以“全自研、高可用、强安全”的产品思路,去助力广大用户提效、去尽可能地降低技术使用门槛、加速AI模型普惠。

校对:祝甜婷

责任编辑: 杨国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