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为王!私募重点配置这三个方向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券商中国 长留2024-07-03 20:24

今年上半年,随着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历史新低,高股息策略大幅跑赢全场,特别在港股市场。

接下来的下半年,怎么办?根据券商中国记者调研情况来看,高股息策略仍然是多家知名私募机构的基石,而港股市场仍然提供更具有性价比的估值,下半年港股红利资产受追捧的局面可能仍将继续。

私募重点配置港股三个方向

从2021年起,高股息策略在 A股和港股已经连续三年跑赢, 2024年上半年,随着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历史新低,高股息策略依然跑赢。近期从多家私募对下半年市场走势投资策略研判和多家卖方分析机构下半年策略会来看,高股息资产仍是“香饽饽”,特别是港股红利资产更有性价比。

上海私募运舟资本的研究报告认为,自2023年底以来,货币宽松是落地的,社会利率中枢(国债、房贷利率等)持续下行,但信用宽松还未能落地,居民、企业加杠杆投资的信心疲弱,同时政府财政支出力度不足。这样的大背景下,全社会资金追求低波动固定收益的心态还在扩大趋势,推动了资本市场红利类、价值类股票的领先。

“当下港股股东回报率到达历史高点,港股回购+分红率为5.25%。”北京地区一家大型私募基金经理表示,相比A股股东回报率为2.66%,当然A、H股当前股东回报均处于近15年的最高点,且港股回报率明显更高,港股市场有经营垄断属性的高股息股票,正在通过稳定且持续的高分红建立起绝对价值的锚。

港股成为诸多知名私募机构的青睐对象。比如,截至5月底,仁桥资产旗下产品港股持仓比例超过40%;运舟资本旗下产品维持中等偏上仓位水平,股票占净资产的比例达90.92%,5月加仓了互联网标的。

从第三方统计机构数据看,配置港股的私募比例也在上升。根据华润信托最新公布的阳光私募股票多头指数(CREFI)显示,2024年5月末,CREFI指数成分基金的平均股票持仓超过六成的成分基金比例为56.48%,比上月末上升2.85个百分点。

在配置方向上,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平均配置比例为36.85%,较上月末下降1.84个百分点;而港股平均配置比例为30.14%,较上月末上升1.69个百分点。在具体行业上, 5月持仓增幅最大的三个行业为“能源Ⅱ”、“软件与服务”、“银行”。

南向资金聚焦红利

值得注意的是,高股息策略在6月上旬至中下旬一度跑输,但6月18号以来再度跑赢。其间,受港股行情走弱影响,南向资金6月累计成交7317.33亿港元,环比5月锐减约三成。

尽管如此,6月南向资金仍累计净流入876.46亿港元,环比5月增加约174亿港元。南向资金延续大幅净流入,其中银行、通信、能源等高股息资产仍为主要流入方向,与私募持仓增幅最大的行业相匹配。今年上半年,恒生高股息指数上行约9%,大幅跑赢恒生指数(3.94%)与恒生科技(-5.57%)。聚焦港股优质高股息资产的恒生红利ETF(159726),上半年涨幅达到18.87%,其权重主要集中在金融业、能源业、公用事业等板块。

今年前6月南向资金保持连续流入,累计流入3714.37亿港元,相当于去年同期流入总额1235.52亿港元的3倍,已超过2023年全年3111.8亿港元的净流入额。若下半年保持同样的增长势头,南向资金今年净流入港股总额有望超过2020年的6414亿港元。

对此,私募机构煜德投资表示,市场在调整中重塑价值。随着新“国九条”之后具体的证券市场监管政策的逐步落实,市场也在逐步演绎重塑价值发现的结构性行情;重视投资者利益和回报股东、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长远目标,必将一改过去两年“炒小、炒主题”的市场风格,重塑中国股票市场真正价值发现的功能。而中国权益资产(A+H股)作为全球最具性价比的价值洼地仍然有待被继续挖掘。基于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我们仍然坚持“确定性价值+确定性成长”的思路寻找结构性机会,另外港股市场仍然提供更具有性价比的估值。在市场调整过程中,稀缺性资源、稳定现金流商业模式、中国制造业优势出海等领域是可以长期持续配置的方向。

高盛集团也在近期发布报告表示,中国红利资产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在政策、自由现金流、降息等因素的催化下,高股息概念有望继续冲高,红利资产受追捧可能成为一个结构性的长期趋势。

校对:陶谦‍‍‍‍‍‍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