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涨疯了!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券商中国 陈铭2024-07-01 16:14

高息概念股,涨势惊人!

7月1日,不少资金涌入红利资产,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海油、中国神华、陕西煤业等高息概念股纷纷创出历史新高。在上述股票的推动下,沪指当天涨幅接近1%,逼近3000点关口。年初以来,中国海油涨幅超过62%,中国神华涨幅超过40%,农业银行涨近30%,工商银行涨幅超过20%,建设银行涨超16%。

当天,调整了近1个月的房地产板块,也放量大涨近5%,滨江集团、城建发展、中洲控股等多只地产股涨停,万科A涨幅也超过5%。

为何今日红利资产和地产股会同时走强?

红利资产大涨

7月1日,A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红利资产再度走强,截至收盘,万得红利指数、中证红利指数涨幅均超过2%,大幅跑赢大盘指数。

煤炭、电力、银行等高息概念股纷纷走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神华、陕西煤业、中国海油、国电电力、长江电力等20多只个股在盘中创出历史新高。截至今日收盘,煤炭板块整体涨幅超过3%,石油、银行板块涨幅均超过1%。其中,陕西煤业涨超4%,中国海油涨超3%,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涨超2%,农业银行涨1.83%。

国盛证券分析师林志朋、马婷婷等人在研报中指出,银行板块行情与经济预期关联性较强,5月中旬以来地产支持政策陆续落地,需求端、供给端多管齐下,若后续配套政策继续出台,同样有望对市场预期形成催化,带动银行板块估值抬升。

天风证券研究所策略首席分析师吴开达表示,看好后续高股息风格继续演绎,红利板块内部新一轮扩散。吴开达指出,新“国九条”中提到“市值管理”“提高二级市场投资回报率”,政策逻辑和市场逻辑共振之下,具备垄断性、稀缺性的高股息资产有望获得价值重估。

国信证券分析师陈凯畅、王开指出,从长期胜率角度看,红利资产仍旧是稳健底仓配置选择。股息率较高的企业往往接受了自身在景气上的弱势,步入成熟期后,倾向于以分红的形式增加股东回报,这类企业在后续商业模式上同样不会出现激进转向,ROE稳定性也有保障,ROE低波策略在近两年的有效性持续上升,且短期内这类因子仍然有效。6月以来,A股上市企业持续完成除权除息,分红部分价值流出,估值股价同步下修,往后半年到八个月维度积累新的未分配利润,“填权慢修复”可期。

地产股走强

今日,地产股走势也较为强劲,房地产板块整体涨幅接近5%。个股方面,德必集团、滨江集团、华发股份、我爱我家、城建发展等多股涨停,新城控股、招商蛇口、金地集团等涨超7%,保利发展涨超6%,万科A涨超5%。

从消息面来看,地产行业近日迎来多则好消息。6月28日,央行发布消息称,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近日召开2024年第二季度例会。其中指出,要充分认识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着力推动已出台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大对“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另外,上周末,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20834.7亿元,同比下降41.6%,降幅较上月继续收窄3.8个百分比。其中TOP100房企6月单月销售额同比下降19.55%,环比增长26.05%,均较5月份有所好转。

中指研究院分析称,展望未来,整体来看,5月17日一揽子房地产政策的落地,对市场信心有较好的提振作用,短期核心一二线城市活跃度有望持续一段时间,从而对全国市场带来一定支撑,但市场修复节奏整体仍依赖于居民收入预期的改善,全国新房市场短期或仍处于筑底阶段。在去库存方面,各地或加快地方国企收储未售新房、收购存量土地等政策细化落实,帮助房企加快回收资金,助力行业风险化解。预计随着供需两侧同时优化,房地产市场加快企稳恢复,房企销售将有所改善。

东海证券也指出,“5·17新政”实施一个多月以来,部分高能级城市新房销售有不同程度好转。5月17日至6月25日,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升12.7%,其中二线城市改善幅度最大(15%)。从代表城市来看,杭州、武汉、青岛、广州、苏州回暖明显,其中杭州环比涨近1倍,武汉环比涨超4成。新政降低了购房门槛和还贷负担,促进了潜在购房需求的有效释放,对房地产市场好转具有积极作用,但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仍降约三成。6月国常会提到“继续研究储备新的去库存、稳市场政策措施”,如果政策效果持续性逐步弱化,新房销售未能企稳向上,未来可能还会有接续政策举措出台。

另外, 6月26日,北京发布房地产新政:调整商业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和利率下限,调整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支持多子女家庭改善性住房需求,组织开展住房“以旧换新”活动等。与深圳一样,此次北京政策优化主要体现在信贷端,并未涉及到限购政策。华泰证券认为,此次北京政策的落地是对“5·17新政”的响应,体现了监管层明确的“稳地产”诉求在实操层面不断落地,有望推动房地产市场信心修复并尽快筑底,为板块提供估值修复空间。

校对:唐浩铖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