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没有暴利
来源:证券时报网2024-06-30 17:26

来源:母基金研究中心

创投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运作方式,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对所投资的企业的成长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创投行业的代表,经常是西装革履地出现在各种行业的论坛,出现在募资和投资的现场,人们耳边经常听到某个基金投资的某个项目又获得了十倍、百倍的回报,创投行业也成为了年轻人择业的首选,创投行业理应在国家财税形势紧张时做出更大的贡献,而目前创投也确实成为了部分地区税务部门税收追缴和严管的重点,倒查几年的追缴,更有可能成为压垮部分创投机构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创投行业是暴利行业吗?

创投行业绝对不是暴利行业,特别是在当下的政策环境与税收环境下,更是没有暴利的可能。这一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应该有完整、详细的数字,对中国创投基金的整体盈利水平,做一个综合性的统计、分析和评价,只是这种分析评价,可能对目前的创投行业形成更进一步的向下打击,国家社保基金和保险基金,参股投资的几乎市场上最优秀的10%的基金的表现,也仅仅是含税年化10%左右的回报,扣除了缴纳的所得税、增值税,基金年化净回报水平,更是低了很多。

除了特殊时期的一些特别项目,如早期境外上市的互联网平台项目、突击入股的Pre-IPO项目、科创板启动时的行业细分龙头,大多数的项目、大多数的基金的退出盈利水平都很一般,随着二级市场的变化,大批的Pre-IPO项目,也出现了不断亏损的困局。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成功退出的项目背后,都有许多投资成本血本无归项目的陪衬,成功退出获利项目,要缴纳巨额的税收,失败项目的成本,却无人理睬,成为基金管理人和投资人永远的痛。基金管理人募资时宣传的案例,更多的是募资时的策略和无奈。大多数投资人考核基金的收盈水平,已经从基金估算的年化收益率,上升到基金的DPI,也就是基金投资人的直接现金回款,是未缴纳所得税的含税回款。

目前基金整体的盈利回报,大约有20%左右的基金8年的DPI达到或超过1,大约有10%左右的基金10年的DPI勉强达到2。随着二级市场IPO上市的进一步收紧,一级市场投资项目的退出,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基金的盈利回报水平,也将进一步下行。中国基金这种创投基金整体盈利水平的不如意,才是目前基金社会出资人大幅减少和创投行业面临严重困境、基金募资出现普遍性困难的根本原因。

个别的创投基金有一定的暴利可能,也有相当的风险,但规模化、规范化管理的基金,在充分的分散投资组合和严格的风险控制下,没有暴利的可能,风险也基本可控,这是创投行业的基本现状,也是创投行业的真实情况。

责编:岳亚楠

校对:苏焕文

责任编辑: 李丹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