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大变脸!公司及高管齐收警示函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券商中国 林乔2024-06-25 07:44

6月24日,ST先锋公告,公司、董事长熊军、总经理卢先锋、财务总监叶林玲和董事会秘书凌赛珍收到宁波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警示函关注的是上市公司在今年4月末披露年报中表示去年亏损近1亿元,这与此前披露的业绩预告中亏损数百万元大相径庭。

此外,今年3月份的公告还揭露了实控人卢先锋“隐秘”了5年之久的股权转让事项,该事项同样违反了信披规定。本月初,公司表示,卢先锋目前仍是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但由于其所持股票均处于质押和冻结状态,若相关仲裁案执行成功,存在丧失控股股东地位的风险。

收到证监局警示函

今年1月30日,先锋新材公告,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亏损487.93万元至-975.53万元,公告披露的次日,公司股价大跌7.84%。

到了4月24日,公司披露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净利润数据修正为亏损9468.45万元至1.05亿元。且4月30日,公司披露年报,2023年度经审计净利润为-9958.62万元。随即公司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更名为“ST先锋”。宁波证监局在警示函中表示,公司业绩预告披露的预计净利润不准确,与年度报告披露的经审计净利润差异较大,且未及时修正。

多笔大额计提是此次业绩修正的主要因素。公告称,公司为关联方宁波开心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心投资)和宁波先锋弘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锋弘业)总额不超过3.2亿元的银行贷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截至2023年底,上述关联担保余额为1.93亿元,其中5550万元关联担保的银行贷款已于3月15日到期,剩余关联担保的银行贷款将陆续于2024年全部到期。

“根据开心投资、先锋弘业及其控股股东的财务状况,公司出于谨慎性考虑,以未来可能的违约事件造成的损失的期望值计提了财务担保合同损失,调减2023年度归母净利润约5550万元。”

同时,公司与关联方KRS公司交易形成的应收账款因其回款情况不及预期及其控股股东的财务状况恶化,经公司评估,出于谨慎性考虑,增加计提与KRS公司形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调减2023年度归母净利润约1200万元。

先锋新材还表示,由于公司目前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金额较大,公司未来应纳所得税的可实现性、实现的时间及适用税率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出于谨慎性考虑,公司未确认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并调整了以前年度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调减2023年度归母净利润约1500万元。

宁波证监局在6月24日的公告中表示,公司上述行为违反相关规定。公司董事长熊军、总经理卢先锋、财务总监叶林玲、董事会秘书凌赛珍未按照规定履行忠实勤勉义务,对公司上述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根据规定,宁波证监局决定对公司及上述相关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实控人或丧失控股股东地位

资料显示,先锋新材主要从事高分子复合遮阳材料(阳光面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某子公司负责遮阳成品在澳洲的销售,已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是澳大利亚领先的窗帘制造商及销售商。

年内经过多轮下挫,股价已经下跌近68%,当前市值仅为5.8亿元。

近期公司频繁受到监管关注,年初的一则公告,还揭露了实控人卢先锋“隐秘”了五年之久的股权转让事项。

根据2018年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约定,卢先锋将持有的先锋新材29.8%股权转让给贺沁铭或其指定受让人,转让价格不超过10亿元,转让价款中指定2亿元用于卢先锋购买公司现有核心资产。

但经过或明或暗的付款方式之后,卢先锋合计收到股权转让款7.02亿元,双方在履行《股权转让协议》过程中发生了纠纷,卢先锋起诉要求贺沁铭支付剩余股权转让款2.98亿元并支付利息,且相关信息直至今年的3月份才披露。在该事项披露后还收到了证监局的警示函:今年3月22日宁波证监局表示,该事项涉及先锋新材控制权转让,应及时披露,而先锋新材直至2024年3月19日才予以披露,违反了相关规定。宁波证监局决定对公司及实控人卢先锋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后续将根据核查情况决定采取进一步措施。

本月初,公司公告,截至5月31日,控股股东卢先锋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8401万股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17.72%。其中,8341万股已被司法冻结,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数量的99.29%。公告还提到,卢先锋目前仍是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但由于其所持股票均处于质押和冻结状态,若相关执行成功,存在丧失控股股东地位的风险。

业绩“变脸”原因五花八门

业绩预告“变脸”的公司并不是孤例,计提减值、调减收入是两大主要原因。

如跨界光伏的聆达股份此前预计2023年净利润亏损1900万元—3800万元,但随后下修至亏损2.49亿元—2.98亿元。公司表示,子公司金寨嘉悦近期临时停产后,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根据初步估值对金寨嘉悦的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2.28亿元,其中新增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约2.19亿元,其中新增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约563万元,该调整导致此前公司业绩预告中的财务指标出现更正。

4月份,还有鸿博股份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显示,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亏损5000万元—5800万元。而在1月11日的业绩预告中,公司预计2023年度净利润为盈利3740万元—561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业绩变脸的主要原因系公司英博数科于2023年开展与北京京能就智算中心建设设备采购的合作,截至2023年底,就上述合作项目公司已收到北京京能支付的首笔合同款约5亿元,公司已交付了部分设备并取得阶段性设备验收确认单。公司与年审会计师进一步深入沟通,上会会计师事务所认为,公司应在该项目所有设备交付并完成最终部署后方可确认收入,相关收入在营业收入中予以扣除。因此,公司对业绩预告中的财务指标进行了更正。

此外,还有棕榈股份预计去年全年亏损额由4亿至5.2亿元升至7亿到8.8亿元;东方国信则将亏损区间由2.6亿元至3.5亿元扩大至3.12亿元至4.2亿元。

有业内人士表示,业绩预告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应该高度重视,对所披露的信息一致性、准确度都应有高标准的要求。如果公司业绩预告明显变化,至少说明其谨慎程度和规范程度等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监管层面对于上市公司这类异动应加强监管,提高其重视程度,从预先发现到后续处罚出台一些明文规定,尤其对上市公司一些公告的重大异动或长期频繁出现变更,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相应处置。此外,业绩预告“变脸”很可能对公司的短期市场表现造成很大的干扰和波动,投资者应加强防范,谨慎对待。

校对:高源‍‍‍‍‍‍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