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分红频率在行动 “真金白银”回报投资者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王军2024-06-25 07:01

证券时报记者 王军

在监管层积极引导下,近年来,上市公司分红规模、分红频率明显改善。

数据显示,2023年A股公司拟分红金额已达2.24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另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虽然半年报披露尚未启幕,但今年已有上百家A股公司公告了年中分红预案或中期现金分红安排,较往年同期大幅增加。

从拟中期分红的上市公司主体来看,央国企依然是主力军,既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大行,也有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国海证券、东吴证券等众多券商。

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力度、增加分红频率,一方面可以向市场展示公司的财务实力和现金流情况,增强投资者持股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投资者获得感,引导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稳定股价预期。

而险资、养老金、社保基金等风险偏好较低的中长线资金,投资标的的筛选标准之一就是上市公司是否具备稳定的分红安排。成熟市场的经验显示,上市公司具备明确的分红预期、稳定的分红规模和次数,有利于吸引中长线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新“国九条”明确提出,要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相关措施落地,将有效激发上市公司的分红意愿,让更多投资者获得“真金白银”的回报。

不过,分红比例也要量体裁衣,并非越高越好,上市公司拟订分红方案时,在共享成果的同时须兼顾公司的长远发展。聚焦主业,提高综合实力,增强发展后劲,持续提升公司价值,才能可持续回报投资者。

未来,随着上市公司逐渐改变利润分配策略,中期分红的上市公司将会越来越多,现金分红理念有望加速形成。红利板块的持续壮大,也将推动市场加速形成长期持股、价值投资的理念,从而推动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 王智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