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缺乏向上驱动,外盘大豆持续走弱
来源:期货日报作者:韩乐2024-06-24 07:22

近期CBOT大豆持续走弱,截至6月21日,CBOT大豆7月合约价格跌至近两个多月低点,远月11月合约价格跌至近三年多低点,呈现近强远弱格局。国内豆类跟随走弱,但格局不同。大商所豆二、豆粕主力期货价格跌至近两个月低点,豆油主力期货价格横盘震荡,呈现近弱远强、油强粕弱格局。

在业内人士看来,推动美豆期价跌跌不休的直接原因在于市场的丰产预期。

“近期国内外豆系市场呈现单边下行走势,基本面均呈现供强需弱的格局。”南华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周昱宇表示,对北美产区来讲,旧作需求不断受到外围市场挤占,难以对盘面形成有效支撑。同时,新作当前种植较为顺利,在后市天气乐观预期下,后期供应端压力持续。对南美产区而言,随着巴西、阿根廷供应压力的到来,需求未有明显增量背景下,国际豆系价格不断走弱。

据新湖期货油脂油料分析师陈燕杰介绍,近期CBOT大豆期价持续走低,主要还是国际供需偏弱的基本面预期驱动。2023/2024南美大豆同比丰产,导致美豆出口持续偏弱,令CBOT大豆价格始终承压。“目前仍是巴西大豆及阿根廷油粕的销售集中期,近期巴西雷亚尔持续贬值,巴西农户卖货较为积极,巴西大豆出口FOB价格走低。此外,当前美豆新作播种结束,前期降水良好,美豆新作长势良好。”她称。

对此,光大期货分析师侯雪玲也表示,美豆新作生长整体顺利,最新优良率在70%,有利于丰产实现。“美豆面积8650万英亩,较去年扩张,有机构预计月底的面积报告会进一步上调美豆面积。可见美豆新作丰产压力大。”侯雪玲表示,与此同时,南美大豆丰产挤压美豆出口;南美大豆压榨增加挤压美豆粕出口,进而不利于美豆压榨需求释放。“美豆新作面临较大的累库压力,盘面价格下挫。此外,强美元格局也打压了美豆价格。”她说。

据了解,美元指数上周五走高,兑日元创下八周新高。因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强劲,且美联储对降息采取的耐心态度与更加鸽派的其他主要央行形成鲜明对比。美联储降息预期降温,导致美元持续走强也是近期CBOT大豆的助跌因素。

在周昱宇看来,当前主导国内外大豆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在于美国大豆新作的种植情况。“目前看整体种植较为顺利,并且后续有望继续保持,由此预期后市供应压力将兑现,使得盘面不断走弱。”他称。

从基本面来看,美国大豆基本播种完成,种植进程整体看较为顺利。“当前天气预期不断转好,在后续天气难有极端情况出现的预期下,增产目标有望实现。”周昱宇称,由于天气炒作预期不断被现实证伪,且当前看月底USDA种植面积意向报告难有利多方向调整,盘面多头提前抢跑避险导致盘面创下新低。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美豆下跌一方面导致国内大豆进口成本下滑,南美大豆近月船期报价4000~4100元/吨,较上周下降80~130元/吨。另一方面,美豆持续疲软加强了市场看空情绪,盘面多头资金流出,现货下游采购放缓。

基本面缺乏向上驱动

由于我国大豆市场对外依存度较高,豆系价格通常由国际大豆定价,外盘通过进口成本端在估值方面影响国内豆系市场。但外盘大豆价格的影响更多体现在进口端,国内豆系盘面同样需要关注压榨利润端。

在周昱宇看来,近期国内油厂大豆压榨量较高,叠加下游消费情况较差,自身供强需弱的局面同样使得盘面难有支撑。

相较外盘的直线下挫,国内大豆市场呈现抵抗式下跌。“生猪存栏下降,饲料消费同比下滑,同时大豆压榨处于高位,大豆、豆粕累库周期,市场供应充足。”侯雪玲表示,当前,国内大豆市场现货矛盾较为激烈,豆粕基差再创年内新低。疲软的现货基差分担了一部分下跌压力,也令期货市场呈现近弱远强的格局。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市场当前的担忧集中在月底USDA种植面积意向报告。若报告未有更多利多出现,同时7月天气乐观背景下,多头预计将会逐渐离场。

周昱宇认为,豆系内外盘短期内仍将维持弱势,随着多头不断离场,基本面缺乏向上驱动。“但在不断接近成本支撑的过程中,预计继续下探空间有限。”周昱宇表示,国际端后续除了关注月底USDA种植面积意向报告数据外,仍需持续关注美国新作大豆种植天气情况。

同样,在侯雪玲看来,尽管目前利空题材占据主导,盘面呈现惯性下挫,但豆系下方空间并不大。“美豆价格已经跌破种植成本,反映市场存在透支下跌可能。本周五的种植面积报告将影响未来几个月基调。”侯雪玲表示,在重要报告前,空头获利平仓意愿或增加。此外,国内市场豆粕基差存在待点价盘,也对盘面构成支撑。

陈燕杰认为,当前美豆新作增产能否实现尚未可知,取决于即将公布的美豆新作播种面积及7—8月美豆生长期的天气是否配合。“若7—8月有明显干旱,美豆新作增产预期将需调整,也会对盘面带来利多支撑。但若无明显旱情,美豆新作增产预期下,国际大豆供给压力将增加,CBOT大豆有进一步下行空间。”陈燕杰表示,不过,在美豆种植成本支撑下,继续下跌空间预计有限。

目前美国气候预测中心(CPC)预估今年6—8月拉尼娜概率不及40%,8月可能才是拉尼娜的萌发期。从ENSO预期角度,今年美豆产区7—8月出现严重旱情的概率较低。但近些年全球变暖,异常气候频发,不排除7—8月美豆产区仍有干旱。

对此,侯雪玲也表示,后市若美豆天气出现问题、美豆面积扩张不及预期,美豆期价企稳,买方采购量将增加,进一步推涨国内价格。

“就国内端自身来看,市场需要关注随着豆系不断累库,油厂是否会继续保持当前压榨水平,以及下游养殖备货情况。”周昱宇称。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