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八成超越基准,最高达13%
来源:中国基金报作者:张燕北2024-06-23 12:57

【导读】指数增强基金年内超额收益显著,近八成超越基准,最高达13%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2024年以来,指数增强基金近八成跑赢业绩基准,特别是在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增强策略方面,显示出较强的超额收益能力。

近八成斩获超额收益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1日,全市场277只指数增强基金(仅统计主代码)今年以来平均超基准收益率为2.34%,超过去年全年1.63%的超基准收益率水平。

据统计,219只指数增强基金在今年跑赢业绩比较基准。也就是说,占比近八成的指数增强基金斩获超额收益。

其中,有4只指数增强基金的超额收益超过了10个百分点,包括中银中证1000指数增强A、创金合信北证50成份指数增强A、易方达沪深300精选增强A、招商中证2000指数增强A。其中,中银中证1000指数增强A以13.23%的超额收益暂时居首。

由于超额收益显著,甚至出现对标指数下跌,但增强型指数产品获得正回报的情况。例如,中证500指数年内下跌了6.02%,但中邮中证500指数增强A、中银中证500指数增强A、博时中证500增强策略ETF、招商中证500增强策略ETF、华泰柏瑞中证500增强策略ETF等多只跟踪中证500的指数增强基金均在今年取得正收益,增强效果可见一斑。此外,多只中证1000、中证2000的指数增强基金超额收益也较为显著。

据中银基金介绍,多只指数增强产品跑赢基准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模型表现,团队开发的阿尔法模型今年整体表现不错;二是严格风控,产品对风格、行业暴露均进行了比较严格的风控,因此超额收益相对稳定。从收益拆分的角度看, 旗下指数增强产品超额收益主要还是来自Alpha模型,来自行业、风格的超额收益较少。

“指数增强基金通过多因子量化模型,结合历史数据和市场情况,优选具有成长、盈利和估值优势的股票,以获取超额收益。” 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投资副总监桂征辉称,“今年,红利、成长和盈利因子表现良好,对超额收益亦有所贡献。部分公司利用AI技术动态调整市场风格,跟踪行业景气度,优选个股,也取得了一定超额收益。在行业配置上,基金公司针对高分红行业如银行、煤炭等进行偏离,效果显著。”

浦银安盛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罗雯认为,指数增强基金超额收益要好于去年上半年,主要是因为今年A股市场震荡上行,权益市场的投资线索多元化。除了红利策略继续领跑市场之外,基本面投资逻辑也有所回归,这也得益于今年出口链景气度的明显恢复。这些投资逻辑的走强也有助于估值、质量和部分成长因子的有效性提升。近期又到了年度分红密集期,分红收益也会增厚指增基金的业绩。

增强策略不断迭代

指增产品迎密集布局

近几年市场结构性行情突出,风格轮动加速。为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指数增强策略也在持续更新迭代,以获取较为稳定的超额收益。

据罗雯介绍,指数增强产品对于策略的胜率要求较高,要求基金管理人在任何市场环境下都要打磨合适的投资策略,这样才能累积超额收益。因此,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产品的投资策略也必须有所调整。

“随着市场风险偏好下行和无风险利率的持续走低,红利风格的配置价值持续提升,因此产品中估值和质量等基本面因子就值得提高配置。市场上有部分产品过去两年通过在小市值风格上暴露来获取超额收益,随着监管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这种策略反而会带来极大风险。我们看到今年一季度小微盘重挫后,不少指数增强产品都及时调整了策略来应对投资环境的变化。”她说。

中银基金相关人士表示,为更好跟上市场,适应市场节奏,团队近年来一方面对现有策略不断进行迭代,使策略对当前市场环境有更高的适应性;另一方面针对新数据、新方法论开发新模型,力求在收益来源上与旧模型有效分散,多模型叠加进一步增强产品超额收益的稳定性,努力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均有相对稳健的表现。

谈及增强策略需要调整的具体内容,桂征辉则表示,首先,指数增强基金通过不断优化多因子选股模型来适应市场变化,这些因子可能包括价值、成长、质量、动量等。其次是行业配置和风格控制的调整。最后,量化模型需要不断对因子库中的因子进行持续跟踪,评估其在样本内外的表现,并进行必要的迭代更新。

指增产品热度渐起,基金公司也顺势加快了布局节奏。Wind数据显示,按照认购起始日统计,今年以来截至6月21日,共有15只指数增强基金启动发行,其中9只于二季度进入募集。

罗雯直言看好指数增强产品前景,认为A股市场非完全有效,指数增强能创造阿尔法。这类产品结合主动与被动投资,短期受市场影响,长期可平滑波动。

中银基金也非常看好指数增强产品的发展前景,认为A股市场目前或并非完全有效市场,指数增强做出阿尔法理论上是可行,过往公募的指增产品也获取了不错的阿尔法。指数增强产品介于主动投资和被动指数之间,短期受β影响较大,长期看阿尔法可以适当熨平市场波动风险,即短期买贝塔,长期看重阿尔法。未来,基于各类宽基、窄基指数和行业指数的指增产品将丰富,市场有望持续扩容。

编辑:小茉

审核:许闻


责任编辑: 王焕城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