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A股券商,再融资计划有变!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券商中国 马静2024-06-20 07:29

两家券商的再融资计划有新进展,但结果不太一样。

6月19日,财达证券公告称,此前经股东大会通过的定增预案决议有效期满自动失效。南京证券则公告称,此前经股东大会通过的定增预案等决议有效期即将期满,董事会申请延长12个月。

自2023年以来,已有7家券商再融资搁浅,或为方案有效期届满,或为主动撤回。不过,中泰证券、天风证券、锦龙股份3家的再融资计划仍在路上。其中,天风证券和南京证券情况类似,都是决议有效期即将届满时选择了延长期限。

财达证券曾拟通过定增募资50亿元

财达证券于2022年12月发布定增预案,拟向控股股东唐钢集团在内的不超过三十五名(含三十五名)的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0亿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资本金。取得河北省国资委批复后,该预案又进行了两次修订。

2023年5月,财达证券称,为响应证监会关于证券公司“必须聚焦主责主业,树牢合规风控意识,坚持稳健经营,走资本节约型、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发挥好资本市场‘看门人’作用”的倡导,对定增预案进行第二次修订。

新版预案没有调整募资总额,主要是对募资投向进行了调整。其中,将原本不超过15亿元用于融资融券业务,不超过20亿元用于证券自营业务,拆解为投向财富管理、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私募股权业务和另类投资业务、信息技术和合规风控投入等多个方面。

不过,该定增预案于2023年6月20日经过股东大会通过后,一直没有新进展。在今日的公告中,财达证券称,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决议有效期满自动失效。该事项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造成重大影响。换言之,财达证券放弃了本次定增。

南京证券曾修订定增预案

南京证券的定增预案于2023年4月抛出,也是经过南京国资集团批复后,又对募资投向进行了调整。根据调整后的预案,南京证券拟向包括控股股东紫金集团在内的不超过35名(含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0亿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补充公司资本金。

相对第一版,定增募资的投向更加明确细致,不再把重资本业务作为重点,而是将拟用于发展证券投资业务的不超过25亿元,投向财富管理业务、资管业务、另类子和私募子公司、信息技术和合规风控投入等。此外,南京证券称,将不超过5亿元用于购买国债、地方政府债、企业债等证券,助力社会经济增长,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根据6月19日发布的公告,上述修订预案已于2023年7月6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审议通过。南京证券表示,鉴于本次发行的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及股东大会前述授权的有效期将于近期到期,为保持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工作的延续性和有效性,有序推进相关工作,公司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批准将本次发行的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及股东大会前述授权的有效期自原有效期届满之日起延长12个月。

不过,南京证券董事会的这一议案仍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分析师:预计短期内再融资受限制延续

财达证券和南京证券的定增预案几经修订,但长期没有进展,和整个证券行业再融资放缓同频。

2020年—2021年,近30家券商都进行了再融资,其中不乏既配股又增发或再发行可转债的券商,实际募资额约1973.27亿元。2022年上半年券商再融资仍在提速,但进入下半年趋向放缓。直到2023年初,监管表态称,倡导证券公司自身必须聚焦主责主业,树牢合规风控意识,坚持稳健经营,走资本节约型、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发挥好资本市场“看门人”作用。此后,券商再融资持续遇冷。

2023年,仅有国海证券、粤开证券的再融资落地。但相比定增预案,最终募资金额大幅缩水。前者从拟募资不超过人民币85亿元到实际募资31.92亿元,后者从拟募资不超过150亿元到实际募资3.24亿元。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2023年以来,已有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华鑫证券的母公司华鑫股份、中原证券、浙商证券、国联证券停止实施再融资方案。其中,个别为方案有效期届满自动失效,如中金公司,有的是主动撤回定增预案,如中原证券。

Wind显示,目前再融资计划已经股东大会通过,但未进一步推进的券商(股)还有天风证券、中泰证券、锦龙股份。其中,天风证券和南京证券情况类似,在定增预案有效期即将届满时,申请了延长有关决议有效期和相关授权有效期。5月15日,天风证券董事会提出的定增延期议案获得了股东大会通过。

不过,短期内,券商再融资能否落地仍待进一步观察。申万宏源非银分析师罗钻辉在近日发布的研报提到,当前监管层明确券商合理进行再融资,预计短期内券商再融资受限制延续。

他还提到,相较海外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等国际一流金融集团,成为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对于目前的国内券商而言仍有距离。参考高盛曾通过收购扩张规模、拓宽业务版图和区域布局,在股权融资受限情况下,下阶段兼并同业将成为大型券商提升业务规模可选路径之一。

校对:彭其华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