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的瓜农和往年一样,开着拖拉机到许昌卖瓜,发现今年的瓜卖不上价钱,还不好卖。卖不上价钱可能是种植太多,而不好卖,背后可能是老百姓消费保守了。
许昌也是农业区,种瓜人不少,但许昌人种西瓜多是套种,等小麦收割后,西瓜才能扯秧,现在还没有挂果。开封人种植西瓜上市早,割麦时就能卖,开封人还很早就种植无籽西瓜,远近闻名,他们能卖个好价钱,所以每年麦收季节,许昌街头就有很多开封瓜农前来卖瓜。这几年当地环境改善,外来瓜贩街头摆摊位,当地交警和城管不仅不会为难,还会提供便利,设置瓜农服务点。
开封到许昌开卡车一个半小时,运瓜的话高速公路免费,但大多数瓜农没有卡车,他们驾驶拖拉机,需要7个多小时。瓜农白天守着拖拉机卖瓜,晚上也要守着拖拉机,就在拖拉机旁边睡,饱受蚊虫叮咬,还要担心下雨。按道理说,最近40度以上的高温,西瓜消暑,正是瓜果销售的旺季,但是这些瓜农发现,去年一块多一斤的西瓜,今年跌到了六毛,而且销售速度也不给力,每天销售量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要卖完一车瓜,就要多熬几个晚上。
有不少专家解释,今年西瓜降价,是因为年初北方气温偏低,大棚西瓜生长速度放慢,导致成熟期推迟,与江苏、安徽等地的西瓜上市期几乎重叠,市面上西瓜的量一下子多了起来。
单位时间内供应增加,可以解释西瓜价格下跌,以下跌来刺激销量增长。当地瓜贩并未明显增加,销量下滑如此严重就很难解释得通。
农产品价格上蹿下跳,是市场正常反应。比如今年荔枝涨价,因为雨水比较大,荔枝产量下滑严重,优质荔枝出现上百元的高价,即使有消费者因为价格太高而减少消费,也照样能卖完。历史上出现很多次农产品价格大涨,比如2010年出现一个词汇叫蒜你狠,大蒜单价超过10元,价格超过肉和鸡蛋,此前两年曾出现一袋40斤的大蒜售价两三元。2020年,葱价大幅上涨,山东章丘、河南新野是国内大葱的几大主产区中的主要代表,11月中旬,前者长白大葱毛葱的单价1.30元左右,同比增长160%,后者出产的铁杆大葱毛葱单价在1.45元左右,不到四个月涨了123%。
这些农副产品价格波动,大多是因为产品供应出现剧烈变化,波动品种比较少,市场整体比较稳定。
但今年情况有所不同,榴莲、樱桃等水果,也是刚上市就遇冷降价,以前榴莲要三四十块钱,如今20元左右就能买到。在短视频平台上,不少吐槽农产品价格太低的声音,有些种植户因为收不回来采摘成本,干脆不再采摘。
出现这种情况,背后原因可能是返乡种植经济作物者增加,导致经济作物产量大增,另外是消费者减少了消费,即使供应量没有增加,也足以导致商品价格出现整体下滑。近一些年因为房地产等影响,导致居民杠杆比较大,收入受到影响。
此外,国内农产品价格下调,也受国际影响,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从2022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大幅回落,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影响下,一些经营主体调整了买、卖、储、运等经营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价格上涨的预期空间。
农副产品价格大范围下跌,对消费者有利,但会导致农民收益下降,导致农民增收不增利,进而导致消费乏力。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特此说明。
校对:廖胜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