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跨境金融监管合作日益紧密
来源:证券时报网2024-06-19 15:27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记者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了解到,该局重点围绕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坚守属地责任,与地方政府共同努力,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深化市场互联互通等方面,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的“软联通”。

加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深圳是港资银行聚集程度最高的城市。截至目前,深圳共有17家港资法人银行及分行,2家港资人身险分公司,4家港资全资控股保险中介公司。深圳外资银行中,港资银行的资产规模、存贷款、净利润占比均超过七成。

4月初,第二十三届粤港澳深四地保险监管联席会议在深圳前海召开,围绕保险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四地保险市场互联互通、跨境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等议题开展交流讨论。会上,建立了粤港澳深保险消费纠纷调解合作机制,形成《粤港澳深地区联合开展保险纠纷调解工作合作备忘录》,共同维护四地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深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深圳金融监管局配合推进“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参与优化业务试点实施细则。截至2024年3月末,深圳地区25家试点银行累计开立“跨境理财通”业务相关账户4.93万个,跨境收付金额合计123.45亿元,双向投资产品交易额合计68亿元。

推动辖内保险公司联动港澳保险机构开发跨境保险产品,目前累计备案8款跨境医疗险产品和59款大湾区专属重疾险产品。辖内12家财险机构推出货运险、健康险等42款跨境保险产品,10家财险机构开展跨境车险业务,其中1家实现“三地车险、一地投保”。

此外,该局还协同相关部门稳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落地前海,为在大湾区内地居住或者工作、合法持有港澳保单的客户提供保障型人身保险产品售后服务。协同市委网信办等部门探索制定银行保险领域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白名单”,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数据流动。

全力支持前海、河套重大平台建设

深圳金融监管局制定支持“前海金融30条”实施方案等细化措施,协同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推动各项举措落地实施。具体包括,简化前海自贸片区市场准入要求,减去保险机构备案环节、减少四类审批申请材料、压减14个项目审批时限、减少规范性文件数量,优化前海营商环境。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辖内银行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各项贷款余额4838.5亿元,同比增长8.91%。全力以赴抓好河套规划的贯彻落实,组织辖区银行保险机构开展“河套行”活动,用足用好政策红利,会同地方政府部门推动搭建完善河套科技金融生态体系。

持续优化深港民生金融服务

深圳金融监管局聚焦大湾区居民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公共服务融通共享。协同市场监管部门、人社部门开展“深港通注册易”“湾区社保服务通”等跨境政务一站通,港澳投资者可在香港部分银行网点办理深圳商事登记,银行为投资者提供资料代收代办等服务,开展社保服务“跨境办”,节省港澳居民“脚底成本”。联合商务部门便利港人消费,以服务好港澳带动提升服务好外国居民的能力。指导银行机构在各出入境口岸增设窗口、增派人手、加强引导,优化信用卡开卡流程,推动在重点场所和重点商户保留信用卡支付渠道,支持受理境外银行卡,更好满足香港居民和外籍来华人员支付需求。

下一步,深圳金融监管局将在金融监管总局指导下,强化与省市各部门协作,集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全力推动金融支持前海合作区、河套合作区建设,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加速深港金融规则“软联通”。


校对:王锦程

责任编辑: 王智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