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能源到无人机 深圳加速“焕新”消费供给端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吴佳霖2024-06-18 15:46
(原标题:从新能源到无人机 深圳加速“焕新”消费供给端丨解读深圳《焕新经济报告》)

2023年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486.19亿元,正式成为内地第5个消费破万亿城市,也是最年轻的消费破万亿城市。

今年,深圳消费市场继续火热,最新数据显示,前4月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463.84亿元,同比增长4.3%。而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年初开始,深圳推出了一系列“焕新”新消费举措,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

6月17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深圳市智慧零售协会联合编写联合发布《焕新经济——深圳新型消费研究报告》(简称《焕新经济报告》)。

在产品供给方面,深圳以新能源汽车为前驱,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位居全球前列;低空经济展翼,进展迅速;跨境电商等新型消费模式也表现亮眼。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67.9% 全球前列

《焕新经济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升国内供给质量水平,是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释放消费市场潜力的关键。

其中,深圳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尤为突出。根据深圳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深圳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67.9%,位居全球前列。截至2023年底,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97万辆,新车电动化渗透率超过60%。

深圳已成为众多智能汽车品牌的新品首发地。作为比亚迪总部所在地,2024款腾势D9于今年3月6日在深圳首发上市。在上市的12小时内,2024款腾势D9的订单量已达11287辆。今年1月至4月,腾势D9累计销量为32646辆,稳居MPV销量榜首。5月15日,问界新M5在深圳举行了首场规模交付活动,该车型发布72小时内订单量突破一万,问界M5系列已获得超过13万车主的青睐。

《焕新经济报告》显示,深圳新能源汽车市场仍有很大增长空间。根据《深圳市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到2025年,深圳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30万辆,新能源汽车新车市场渗透率将达到70%;充电桩保有量将达到60万个,超充站达300座。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不仅得益于汽车生产的增长,也得益于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2023年,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04.2%,达到178.6万辆,超过了上海(128万辆)和西安(98万辆),首次成为“新能源汽车第一城”。

在充电保障方面,深圳正在加快“超充之城”建设。截至4月30日,深圳已建成362座超级充电站,数量超过传统加油站,充电枪数量也已超过加油枪数量。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深圳新能源汽车充电量达到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

深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不仅体现了其在绿色出行和新型消费方面的优势,也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61万架次无人机飞行量“遥遥领先”

新能源之外,《焕新经济报告》显示深圳在全国新型消费模式的发展中居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在低空经济和无人机配送领域,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推动了全新的供给模式。深圳依托其无人机产业的优势,在无人零售配送和快递配送等领域率先试点,持续提供创新消费供给,带动了消费增长。

深圳正在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2023年,深圳物流业增加值达到3522.35亿元,同比增长6%,占GDP比重为10.18%,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全国物流业格局中,深圳处于第一阵营。根据国家邮政局的数据,2023年,深圳快递业务量达到636835.6万件,位居全国第三。

深圳前瞻布局低空经济发展新赛道,载货无人机飞行规模全国第一。

《焕新经济报告》显示,深圳市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市场的70%,工业级无人机占全球的50%,拥有1700多家链上企业,引进和培育了一批全球低空领域的领军企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生态链。2023年,深圳新开通无人机航线77条,新建无人机起降点73个,完成载货无人机飞行量61万架次,飞行规模全国第一,直升机飞行量超过2万架次,亦居全国领先。2024年3月,中国民航局明确支持深圳建设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为深圳市低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作为全球闻名的“无人机之都”,深圳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完善的产业配套和丰富的商业应用场景,将无人配送业务推进至常态化发展阶段,配送种类从餐饮延伸至更多零售端商品,服务覆盖办公、景区、市政公园、医疗等多种场景。以无人配送为供给起点,深圳不断创新,其便捷性和高效性吸引了更多用户,深度挖掘蓝海消费市场。

以美团无人机为例,今年春节假期,深圳多个公园的无人机配送订单量增长迅猛,较去年十一长假同期增长约80%。美团在深圳中心公园C2区新开通了市属公园首条无人机配送航线,加速了“公园+无人机”应用场景的落地。在无人机快递配送端,深圳已实现常态化运营,日均运输单量突破1万件。

在智能网联方面,深圳抓住了汽车电动化、无人化和平台化产业重构的战略机遇,积极布局创新测试示范和商业化运营,打造智能网联汽车运输和配送应用的示范区。截至5月,深圳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开放总里程已达到944公里,其中包括67公里的高快速道路。

《焕新经济报告》显示,深圳通过低空经济和智能网联领域的创新,正在引领全国新型消费模式的发展,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超1100亿元 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占全国近2成

流通是焕新供给的关键节点。拓宽消费渠道、加快消费流通,是实现消费升级的重要方法。

《焕新经济报告》显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以网络购物和线上线下融合等新业态为特征的新型消费快速发展。疫情加速了消费者线上消费习惯的养成,各国电商渗透率提升,全球跨境电商市场迅速扩展。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新型消费的发展也为大量卖家和平台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机遇。

《焕新经济报告》显示,深圳在智慧零售、即时零售、直播和跨境电商方面发展迅速。近年来,深圳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旅体融合消费活动,推动跨境电商、直播零售和即时零售等线上线下融合新模式的发展。

深圳不仅处于电子商务的“第一梯队”,也是全球“跨境电商之都”。跨境电商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中国制造”走向国际市场,也促进了全球优质商品的引入。

在产业端,深圳已成为“跨境电商第一城”。从上游工厂制造到中游电商运营,再到海外物流货运代理,深圳的跨境电商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今年一季度,深圳跨境电商增长势头依旧强劲,进出口额突破1100亿元,创同期新高,占全国的19%。目前,深圳跨境电商出口企业数量已超过15万家,其中10家企业通过直接上市或并购重组的方式登陆资本市场,数量居全国首位。

此外,深圳拥有6家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通拓科技、赛维时代、傲基、易佰、环金、睿联、三态等7家企业被评为省级跨境电商企业,占全省的7/11,其中2家(通拓、赛维)为龙头型,占全省2/3。

《焕新经济报告》显示,深圳在跨境电商领域的持续创新和迅猛发展,通过新型流通方式引领新供给的潮流,推动了新型消费模式的进一步升级。

责任编辑: 邓卫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