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制造拥抱AI,一场投入产出比的再衡量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江月2024-06-18 15:44

6月14日,由中共无锡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无锡市上市公司协会主办,汇正财经联合主办的21世纪卓越董事会(无锡站)活动在无锡圆满落幕。

传统行业如何用好AI?这涉及投入产出比问题,考验经营者对新兴技术的认知与把握。会上,轮胎制造商通用股份介绍了拥抱AI的经验。

“传统轮胎制造业劳动密集、工作强度大,当6070后都退休了,谁来接班?拥抱科技、智改数转,对于轮胎行业来说,非常急迫。”通用股份副总经理、董秘卞亚波称。

眼下,中国轮胎走向世界舞台,正从传统企业转型为智慧型制造行业。

AI提升产线智能化

"AI可以让汽车轮胎的制造更效率化、品质更均一化,而我们拥抱AI要抓住关键环节。"卞亚波指出。

通用股份在中国、泰国、柬埔寨建有三大生产基地,也是中国轮胎行业率先实现海外双基地全面达产的企业,关注推动国际化、智能化和绿色化产业升级。

黑色的轮胎中含有天然橡胶、合成橡胶、钢帘线、炭黑及化学配合剂等,飞扬的炭黑粉尘常常染黑了工人的脸。过去轮胎制造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行业。

"公司国内轿车轮胎工厂率先在中国实现了黑灯车间的运行。"卞亚波介绍。随着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的步伐迅速迈进,在黑灯工厂中,轮胎硫化过程实现了更高阶的自动化。生产主力不再是工人,取而代之的是机械手臂、EMS小车、堆垛机等智能化装备,通过工业互联网,统合大数据测算,推动车间在MES指令下实现自动物流、自动仓储、自动硫化。打开硫化机,轮胎胎胚送进去,经过一定时间“蒸熟”后,轮胎经传输带再送到检测线,实现了高温作业下的最大化自动程度,而且避免了人为操作干扰。

2023年中国海关出口数据统计,汽车轮胎呈现双位数增长,但同时轮胎品质要求也在提高。“AI在轮胎制造、研发设计、过程管控等过程中得到了比较好的体现。”卞亚波指出。

工厂轮胎成型利用数字孪生仿真技术,通过5G连接,对成型机生产过程实时统计,通过科学算法模拟测算,形成数字孪生体跟现实设备的有效统一互补。“各种胶部件的组装会有很多过程的不可控因素,包括尺寸、重量,包括条数的计算等等,以及生产的快慢、节拍。”卞亚波表示通过AI实时数据采集,可以减少生产过程管理盲点,增强生产过程的管控精度。

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对于轮胎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舒适,轮胎要软,滚阻要低;要静音,胎噪要小,还得抓地力、抗湿滑能力强;更要很耐磨,跑的里程更长;轮胎挑战的苛刻度可谓越来越高,既要好,又要美。

轮胎在研发中需要小试、中试、大试,再到路试,所以汽车轮胎研发周期很长。为了快速地掌握轮胎产品是不是适合未来消费者的需要,AI仿真显得尤为突出。“仿真设计起到了非常好的推进作用。”卞亚波指出。

卞亚波指出,公司海外基地使用AI仿真后,大多数研发产品都实现了一次性成功,有利于产品出口到美国、欧洲等地,能够满足当地标签法、绿色法规等要求,受到了客户的好评。

“我们需要持续推进智能化,更好地将AI应用到我们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管控过程中去。”卞亚波称。

投入产出比需考量

中国头部的轮胎企业已经走向世界。不过,一般轿车轮胎产品平均四年才更换,而建一个轮胎工厂要投入十几个亿,对AI的投入产出比如何考量?

“一般智能工厂至少比普通工厂多投两个亿。”卞亚波坦言,这包括智能化立库、AI大数据及信息系统等很多方面。如何把智能投入花得经济又能够产生好的效果,是对于每个轮胎企业的命题。

“钱要花在刀刃上,哪些是重点环节?哪些是关键要素?”卞亚波提出思考。轮胎的研发要有周期,开发设计是虚拟的,但是性能和体验是实际的,最终的产品要质量好、用得安全、用得绿色。

“企业一定要把研发做好,使产品成为精品,才有科技含量。”卞亚波如是阐述了决心。

放眼世界舞台,中国轮胎企业也要和全球百年企业同台竞技,“中国轮胎企业要实现弯道超车,首先要实现新制造。”卞亚波称,新制造必须坚持创新引领,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让生产过程更加精益,品质更稳定均一。

卞亚波坦言,希望用AI实现高效率和均衡性。“投什么样的软件?投什么样的AI?”卞亚波称,这几年,轮胎制造业刚开始把AI引入到轮胎制造中,面临着新的挑战。

他介绍,轮胎制造要应用什么算法、什么模型,需要和轮胎制造的细分工序环节相融合。结合企业的战略规划,实施大数据的整合分析,进行对标、学习和赶超,从而获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这样能够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之下更好地发挥AI时代的作用,这是作为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需要去考虑和面临的问题。”卞亚波称。

轮胎制造业作为传统工业的代表,正经历着由人工智能技术引领的变革。AI在轮胎制造产业的应用正逐步深入,从设计、生产到质量控制,AI技术正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并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同时,AI利用也存在一些挑战,如高昂的技术投入成本。卞亚波对AI运用的未来持有乐观态度,他相信,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预计AI将在轮胎制造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责任编辑: 邓卫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