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素金声|中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再提升2个百分点,会带来什么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2024-06-18 14:53

日前,由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2024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提出,到2024年底,我国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2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提升2个百分点,农产品电商网络零售额突破6300亿元。

此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差异为16.8%,已较2022年底缩小4.4个百分点。

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再提升2个百分点,意味着数据、信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将更加高效地流动。这不仅将为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传统文化传承和文化振兴、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等领域带来新的机遇,也将成为进一步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农村发展现状看,随着网络等基础设施不断向乡村延伸,数字信息技术已经给乡村带来了不小的变化。

农业生产方式在变——一部手机,轻轻一点,种植户就可以查看到地块环境、天气信息、作物长势等内容,并能随时接收到预警和决策通知,及时进行田间病虫害防治和水肥管理,做到农业生产全周期数字化管理。

近年来,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耦合,各类数字化应用场景下的“新农具”不断“上新”,传统农业加快向数字农业转型,为破解“谁来种地”问题提供新选项。数据显示,我国农业生产信息化率为27.6%,大田种植信息化率已达26.4%。

农民生活方式在变——近期,乡村情景剧走红互联网平台,一大批乡村美景、美食,通过原生态、艺术化的表达,向人们展示着乡村的独特之美;“数字达人”活跃乡间,带火滚灯、漆扇等民间手工艺,让人们在光影流转中看到不一样的“乡土中国”。

截至去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其中农村网民规模达3.26亿人。这3亿多人中,能用手机“新农具”、能干直播“新农活”的“新农人”队伍不断壮大,他们在网络上演绎乡村新生活,成为更多城里人了解乡村、爱上乡村的一扇重要窗口。

村庄发展方式在变——微信群、数字大屏、掌上APP等各类数字化治理平台联结,有效传递村情民意、提供便民服务、促进共建共享,使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村超、村排、“村BA”的赛事流量,已摇身变成经济增量,有力推动各地农文体旅商融合发展;一根网线连通城乡,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农村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1653.95亿元,同比增长10.59%,为扩内需稳增长、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带来强劲动力。

从城乡融合发展看,动力日益强劲的数字引擎,将进一步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广大农民是主力军。提升农民的数字技能、提高他们对数字化“新农具”的使用能力,对于激活释放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意义重大。

有学者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减作用越强。数据显示,我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中,超过50%采用了互联网技术。这些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新农人”,对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源分配效率、促进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带动农民稳定增收,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着眼将来,既要持续拓宽数字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应用范围,加快数据要素在农业各领域中的流动,同时探索数字助农新模式、新方法,提高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让他们在乡村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校对:祝甜婷

责任编辑: 王智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