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还会降息吗?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唐婧2024-06-17 09:10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5月份新发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71%,比上月低6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低25个基点;新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3.64%,比上月低6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低53个基点,均处于历史低位。

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是,利率还会继续下行吗?有权威人士告诉记者,利率下调仍有空间但也面临内外部约束。今年以来,央行已多次公开发声表示货币政策仍有空间,但前期政策效果还在显现,未来也会结合形势变化继续做好逆周期调节。客观来说,进一步降息面临内外部“双重约束”。

从内部看,银行净息差继续收窄。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较上年末进一步下降15个基点至1.54%。上述权威人士告诉记者,利润是当前银行补充资本的重要来源,净息差继续收窄会影响银行可持续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引导存款利率下行可适度减缓银行净息差收窄的速度,但又会影响居民端消费,而且还要防范出现手工补息等不规范行为。

实际上,在银行业规范手工补息的背景下,原来“虚高”的存款利息会回归正常,也相当于是银行存款负债成本的回落,再考虑上存量定期存款到期后重新定价的因素,此前存款利率下行的效果还在持续显现。

从外部看,人民币汇率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2023年以来,中美利差持续倒挂,人民币汇率面临贬值压力。数据显示,2023年1—5月,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倒挂幅度在100个基点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在7左右;2024年初,倒挂幅度扩大至180个基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至7.2附近;目前中美利差倒挂已达220个基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能继续保持在7.2左右实属不易。市场专家分析,利率调整也需要考虑对汇率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美东时间6月12日,美联储连续第七次议息会议“按兵不动”,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维持在5.25%至5.50%。最新点阵图显示,年内降息预期锐减,由此前的三次降至约一次。

而就在不久前,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大超预期,这给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泼上了一盆冷水。当地时间6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7.2万人,比预期高出9.2万人;失业率为4%,预期3.9%;平均每小时工资同比升4.1%,预期升3.9%。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