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晚间重要资讯一览
来源:证券时报网2024-06-14 21:35

【要闻速递】

1.6月14日,人民银行发布的5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500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06万亿元,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但总体符合市场预期。5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7.0%,狭义货币(M1)同比下降4.2%。

2.国务院国资委6月14日启动第三批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重点领域,在工业软件、工业母机、算力网络、新能源、先进材料、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方向组织中央企业续建3个、新建17个创新联合体。完成第三批布局后,共21家中央企业牵头建设24个创新联合体,全面带动高校院所、地方国企、民营企业等产学研用各类创新主体,加快完善产业创新组织机制。(新华社)

3.中国证监会就《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适度放宽互认基金客地销售比例限制。按照稳步有序、逐步放开的原则,将互认基金客地销售比例限制由50%放宽至80%。适当放松互认基金投资管理职能的转授权限制,允许互认基金投资管理职能转授予集团内海外关联机构,同时,为保护投资者利益,要求获转授机构所在地限于已与中国证监会签署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并保持有效监管合作关系的国家或地区。

4.据中国人民银行消息,202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科技部等部门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其中1000亿元额度专门用于支持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首次贷款,激励金融机构更大力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近期,中国人民银行与科技部依托“创新积分制”评价,遴选了首批近7000家符合条件的企业,向21家全国性银行推送。各银行快速响应,迅速行动,首笔科技创新贷款近日已发放,后续其他贷款将陆续投放。中国人民银行与科技部正在组织开展第二批32万余家科技型企业创新积分评价,遴选企业名单推送给银行。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加强与科技部等部门的协同配合,优化创新积分评价指标,强化政银企对接,推动银行用好用足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领域,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5.深圳证券交易所6月14日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2024年修订)》及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称,为持续优化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扩大深港通ETF标的范围,深交所对《深圳证券交易所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进行了修订,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深交所于2023年3月3日发布的《深圳证券交易所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深证上〔2023〕153号)同时废止。

6.据上交所发布消息,上海证券交易所6月14日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沪港通业务实施办法(2024年修订)》及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称,为了进一步扩大沪港通ETF范围,持续优化完善互联互通机制,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修订形成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沪港通业务实施办法(2024年修订)》,已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现予以发布,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本所于2023年3月3日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沪港通业务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上证发〔2023〕53号)同时废止。

7.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今天(14日)宣布,沪深港通下合资格ETF扩容将于2024年7月22日生效。此前,香港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24年4月19日公布了新的沪深港通ETF纳入标准。此次扩容将进一步丰富沪深港通投资者的产品选择,方便投资者以更高效的方式在香港和内地市场进行资产多元化配置。香港交易所和沪深交易所将分别按照新的纳入标准于2024年7月12日公布最新的沪深股通合资格ETF名单和港股通合资格ETF名单。确定ETF是否合资格的数据考察截止日期为2024年6月17日。

8.上交所:本周对87起拉抬打压、虚假申报等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了书面警示等监管措施,对退市同达等退市整理股票、松炀资源等严重异常波动股票以及个别波动幅度较大的可转债进行重点监控,对10起上市公司重大事项等进行专项核查。

行业资讯

1.据中国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黄华波在会上表示,2024年将继续大力推进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在集采品种选择上强调统筹协调。重点在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开展工作,做到国家和地方互为补充,持续扩大集采覆盖面。在国家层面至少开展一批药品和一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持续聚焦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竞争较为充分的药品。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的集采,我们将聚焦临床必需、存在价格虚高、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品种,在地方层面主要覆盖国家组织集采以外,采购金额大、覆盖人群广的“大品种”。国家医保局将重点指导地方开展联盟采购,包括湖北牵头开展中成药集采,河南牵头开展国家组织集采可替代药品采购,三明联盟牵头开展肿瘤和呼吸系统的疾病用药集采,江西和安徽牵头开展体外诊断试剂的集采,福建牵头开展血管组织闭合用结扎夹集采、河北牵头开展血管介入类耗材集采等。同时,要求各省抓紧补缺,对已有多个省份开展集采、价格充分竞争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以带量联动方式纳入集采范围,预计到今年年底,各地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将累计达到500个,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

2.据中汽协会数据公众号,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7.2万辆和241.7万辆,产量环比下降1.4%,销量环比增长2.5%,同比分别增长1.7%和1.5%。1—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38.4万辆和1149.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5%和8.3%,产销增速较1—4月分别收窄1.3个和2个百分点。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4万辆和95.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1.9%和33.3%,市场占有率达到39.5%。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92.6万辆和38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7%和32.5%,市场占有率达到33.9%。

3.据工信微报消息,6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设立大飞机基础研究联合基金。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表示,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进一步健全协同工作机制,紧密结合大飞机发展需要,凝练一批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吸引汇聚全国优秀人才参与攻关,着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要加强产学研用协同,打通从基础理论到技术验证,再到产品应用的产业科技链条,夯实大飞机长远发展基础。

4.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5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39.9GWh,同比增长41.2%,环比增长12.6%。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0.4GWh,占总装车量26.0%,同比增长14.7%,环比增长4.3%;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29.5GWh,占总装车量74%,同比增长54.1%,环比增长15.8%。1—5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60.5GWh, 累计同比增长34.6%。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51.1GWh,占总装车量31.9%,累计同比增长34.9%;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109.3GWh,占总装车量68.1%,累计同比增长34.6%。

5.民航局发布关于征求《民用垂直起降场地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其中提出,垂直起降场地的通信、导航、监视设施配置应满足VCA的指挥控制、导航、通信的要求。

【个股利好】

步长制药:拟增加股份回购金额至3.6亿元—7.2亿元

天茂集团:拟5000万元—1亿元回购股份

安图生物:董事长拟以累计2000万元至4000万元增持公司股份

永清环保:部分董监高拟合计3240万元—4310万元增持公司股份

吉视传媒:与吉林台、长影集团、来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浦东建设:全资子公司浦建集团中标20.99亿元施工工程项目

云天化:拟以10.55亿元受让磷化集团18.6%股权

【新股申购】

617日(下周一),共有2只新股申购。

永臻股份申购代码:732381,申购上限2.10万股,发行价23.35元。

爱迪特申购代码:301580,申购上限0.50万股,发行价44.95元。

校对:姚远

责任编辑: 杨国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