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出手!39只,调整风险等级!
来源:中国基金报作者:张燕北2024-06-14 18:20

6月14日,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设银行)发布公告,调升39只代销主动权益基金风险等级。而在此之前,多家商业银行收紧公募产品的超风险评级销售。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银行为加强销售适当性管理、保护投资者权益而采取的积极措施,未来代销机构对基金的风险评级管理或将进一步加强。

建行调升39只代销基金风险等级

6月14日,建设银行发布关于调整部分代销公募基金产品风险等级的公告。

公告显示,为切实履行适当性义务,保护投资者权益,建设银行遵循产品风险等级评定孰高原则,自公告之日起,将调整部分代销公募基金产品风险等级。调整后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等级可能存在与产品风险等级不匹配情况,请客户及时关注。

根据公告,此次共有39只基金由“R3—中风险”调整为“R4—中高风险”。从类型看,这些基金均为主动权益产品,其中偏股混合型基金居多,合计22只,灵活配置型基金11只,另有6只为股票型基金。

从基金管理人看,涉及8家基金公司。其中银河基金旗下产品最多,有18只。另外,来自广发、汇添富、景顺长城的产品分别有6只、5只、3只此次被调升风险等级。易方达、博时、国泰旗下分别有2只基金在内,摩根旗下也有1只基金调升风险等级。

这些基金的成立时间从2003年到2023年不等,其中成立最早的是银河稳健,成立最晚的是银河智联主题C。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建设银行代销基金数量超3000只,其中非货公募基金保有量为3436亿元,权益基金(股票+混合)保有量为2684亿元。

一位分析人士指出,建设银行对部分代销公募基金产品进行风险等级调整,体现了其对投资者权益保护的重视。这一举措也意味着建设银行在评估了市场风险和投资者承受能力后,对产品销售策略进行了优化。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此举有助于提高投资者对基金产品风险的认识,促使他们更加谨慎地选择投资产品。同时,这也符合监管层对于金融产品风险提示的要求,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不过,投资者在实际选择基金时仍需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进行判断,理性看待风险等级调整。”他进一步表示。

银行加强代销基金风险等级管理

近期,多家银行正在加强对其代销基金产品风险等级及相关业务的管理。

目前,多家商业银行正在收紧公募产品的超风险评级销售,一些银行已不允许个人投资者超风险评级购买公募基金产品。例如,民生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和微众银行都已在其APP上取消了超风险评级客户的自行申购公募基金功能。

根据《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基金销售机构应当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规定,了解投资人信息,坚持投资人利益优先和风险匹配原则,根据投资人的风险承担能力销售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把合适的基金产品销售给合适的投资人。

业内认为,风险评级是银行在销售公募基金时的重要准绳。它不仅帮助银行准确评估产品的风险水平,确保所推荐的产品与客户的实际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而且对于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投资者权益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金销售规范展业历来是监管关注重点,而对基金风险等级的准确设定和匹配则是确保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关键环节。

“这不仅要求基金公司及销售渠道具备健全的风险评估体系,还要求销售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严格遵守销售规范,以向投资者提供准确的风险提示和建议。” 一位基金分析人士称。

他认为,中长期看,无论银行对代销基金风险等级的调整,还是对基金超风险评级销售的收紧,都不仅有利于保护投资者权益,也有助于减轻渠道的客诉压力,推动代销行业在合规框架下行稳致远。未来预计会有更多银行跟进调整代销公募产品尤其主动权益基金的风险等级。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