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工作”的前世今生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孙勇2024-06-14 06:58

孙勇.png

孙勇

【口舌之勇】

要生存,就必须工作。有一份工作,是自力更生的前提。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在退休前都会有一份或几份工作。但“工作”前面要加上“正式”这个修饰性的定语,就颇耐人寻味。

去年以来,一首叫《大梦》的歌火遍全网,广为传唱。这首歌由瓦依那乐队与电影演员任素汐合唱的歌,戳中了普罗大众的痛点与泪点。

歌中有一段词这样唱道:“我已二十八,处了个对象,与哥哥姐姐们相遇在街上,于是就吃个饭。她姐姐问我,没正式工作,要不要房子,要不要孩子,要怎么办?我措手不及,仓皇离去,要怎么办?”

这段歌词,生动地展现了中国老百姓生活中的一个经典场面:谈婚论嫁,婚恋对象(尤其是男方)有一个“正式工作”是必要条件。有了“正式工作”,谈婚论嫁就有了底气,否则,就心虚气短。

人生在世,要生存,就必须工作。有一份工作,是自力更生的前提。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在退休前都会有一份或几份工作。但“工作”前面要加上“正式”这个修饰性的定语,就颇耐人寻味,值得讨论一番。

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社会上还没有流行“正式工作”这个词。那时,有“正经的职业”这个说法,但是它与后来出现的“正式工作”这个词还不能划等号。1949年以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正式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词汇,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所谓“正式工作”,是通过试用期考察后被国企和事业单位正式录用的员工,这些员工一般与用人单位签订长期劳动合同,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正式工作”通常与国企、事业单位的员工相对应,也就是所谓的“铁饭碗”。

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自此,社会经济日益丰富多彩,在公有制经济之外,民营经济也蓬勃发展起来。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大量涌现,个体老板和私企高管成为先富起来的一群人。但尽管如此,社会上大部分人受固有观念影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对个体户和私营企业有所轻视,不认为它们属于“正式工作”。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改革开放之初,外资企业是作为贵宾引进中国内地的,且它们来自发达经济体,因此,能在外资企业上班的中国内地人,被人们高看一眼,自然属于“正式工作”的拥有者。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解放,个体户和民营企业的社会地位稳步提升。一方面,“铁饭碗”虽然比较稳定,但是收入比不上那些优秀的个体户和民营企业,让人们不得不对后者刮目相看;另一方面,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后,国企和事业单位掀起了一股辞职下海经商潮,对人们崇拜“铁饭碗”的观念产生巨大冲击。在此背景下,个体户和私营企业终于跻身“正式工作”的阵营。

1992年后,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中小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发展尤其迅猛。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高薪,吸引着无数大学生前往应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头部的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成为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在世界500强阵营中的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岗位,更是被中国的大学生们视为“金饭碗”。在“正式工作”的阵营中,“金饭碗”具备向“铁饭碗”叫板的底气了。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时代进步。

以上,是从所有制的维度理解“正式工作”的前世今生。此外,还可以从法治和风俗习惯的维度去理解“正式工作”的内涵。

从法治的维度看,所有合法的工作都是“正式工作”,受到法律的保护;所有非法的工作,比如贩毒、走私、杀人越货、混迹于黑社会等,虽然很挣钱,但都不能算是“正式工作”,而且法律要予以打击。这一点很好理解,也容易达成共识。

从风俗习惯的维度看,大多数中国人通常认为“临聘人员”的职位不是“正式工作”,只有“在编人员”或签了长期劳动合同的“正式工”的职位才是“正式工作”。对于近些年来经济学家们新定义的“灵活就业”岗位,有的人认为那不属于“正式工作”,有的人认为那属于“正式工作”——这种分歧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一部分人秉承求稳的传统风俗习惯,而另一部分人能够以适者生存的心态拥抱时代的变化。未来,两者能否消弭分歧,达成共识?只有交给时间去解答。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 王智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