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掀停售潮!3.0%增额终身寿险难现去年抢购盛况
来源:国际金融报作者:罗葛妹2024-06-13 20:38

一则“泰康人寿本月底将全系统停止销售某款预定利率3.0%增额终身寿险”的通知,引爆了整个保险市场。业内普遍认为,泰康人寿这则消息只是开始,人身险3.0%时代即将结束,2字头预定利率时代要来了。

“前两年错过了4.025%,去年错过了3.5%,现在还要错过3.0%吗”“岁月轻狂,要锁定长期3.0%的,抓紧上车”“3.0%倒计时”保险代理人们也在朋友圈“叫卖”起来,好不热闹。

保险公司下调人身险预定利率会是大趋势吗?增额终身寿是否仍值得“上车”?

预定利率再迎下调

记者了解到,泰康人寿应公司风险管控要求,3.0%的增额寿(旗舰版)将于6月30日24时起在全系统停止销售,并将于7月1日上市预定利率2.75%的增额终身寿险,新产品已经报备成功。还要求各机构做好停止销售上述产品的宣导及相关准备工作,杜绝恶意炒作及销售误导情况发生。

《国际金融报》记者从多名保险代理人处获悉,泰康人寿并不是唯一一家即将停售3.0%增额终身寿险的公司,多家公司均已在内部发布本月停售通知。这距离上次停售预定利率3.5%寿险产品仅过去11个月。不过,监管层目前并没有明确6月底下架利率3.0%保险产品的监管指导。

“从长期来看,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利率水平趋于下行,保险公司下调预定利率是大趋势,这种调整有助于保险公司更好地控制利差损风险。”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向记者表示,保险公司主动下调人身险预定利率,反映了市场利率环境的变化和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需求。

东吴证券非银金融分析师葛玉翔预计,7月即将召开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是保险公司下调预定利率的关键时间窗口期。他指出,相较于去年先调研摸底再窗口指导发文不同,今年以来监管似乎对“炒停”和“预定利率下调”三缄其口,却退回了部分公司部分险种预定利率3.0%产品的备案。并预计二十届三中全会后,传统险/分红险的预定利率将从当前的3.0%/2.5%调整至2.5%/2.0%,但具体方案仍有待商榷,监管也在业务增长、风险防范以及大小公司经营优劣势中寻求平衡。

“考虑到20/30年特别国债发行中标利率分别为2.49%/2.57%,传统险预定利率降至2.5%以下概率较低。”葛玉翔补充说。

仍具备竞争优势

与去年7月底人身险停售预定利率3.5%产品不同,此次“炒停售”并没有掀起一波购买潮。

“经济环境不一样了,去年的盛况难再续。”某大型寿险公司资深代理人告诉记者。多名保险经纪人也反映称,近期销量并不如意,关键是消费者的收入在下降,对未来收入预期同步在降低,宁愿把钱留在自己手里。

不过,受访业内人士一致认为,随着银行存款利率及其他储蓄性质较强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同步下降,即使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至2.75%、2.5%,仍具备一定竞争力。此外,保险产品较长的产品期限及刚性兑付的特点也使其受到市场追捧。

杨帆指出,相比银行理财和国债等其他理财产品,增额终身寿险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收益的稳定性,它能终身锁定利率,即一旦购买,无论未来市场利率如何波动,保单内的预定利率都将保持不变。“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利率水平存在下行压力的背景下,这一特点尤为重要,它能确保保单持有人在未来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都能享受到稳定的收益水平”。

杨帆进一步表示,增额终身寿险的现金价值是按照复利方式进行增长的,每一年的增长都会在上一年的基础上累加,从而实现“利滚利”的效果。而银行储蓄和国债通常是单利计算,长期来看,复利的增额终身寿险在收益上更有优势。

平安人寿新银保产品策略负责人、北美精算师王瑞此前在接受采访时也谈及,无论利率长期走势如何变化,保险作为投资属性的产品,通过锁定利率,保证了和权益市场及利率波动的零相关性,从而隔离波动、有效帮助客户降低了不确定性,是资产配置中的重要类别。而对于退休后更多需要花钱的客户而言,保险稳定给付的功能属性更为凸显,能有效对抗长寿风险、隔离市场风险,维持生活的稳定性及高品质。

“消费者在购买增额终身寿等储蓄型保险时,应注意产品的具体条款,了解保险责任、利益演示、现金价值,以及减保要求,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杨帆提醒消费者,应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信誉良好、服务优质的保险公司,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如有需要,应咨询专业的保险顾问,选择合适的产品。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