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无人机: 稳步推进产能建设
来源:中国证券报作者:康曦2024-06-04 07:10

低空经济蓄势待发。作为国内无人机系统领军企业,中航无人机(证券简称“中无人机”)积极谋篇布局,公司旗下翼龙-2无人机已成功实现我国大型固定翼无人机货运物流首次飞行试验。中航无人机总经理曾强表示:“我们的产品可以满足低空经济需求,基于在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和经验积累,公司拥有宝贵的数据资源,可用于低空经济等应用场景的探索和研究。”

当前,中航无人机的翼龙系列无人机已累计完成数万架次的起落及十余万小时的飞行,翼龙系列无人机系统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

优化供应链布局

上市后,扩产被中航无人机提上了日程。随着成飞自贡无人机产业基地(简称“自贡基地”)在今年4月28日投产,中航无人机在自贡基地总装试验脉动式生产线可满足年产200架无人机的生产任务。

4月28日,中航无人机与自贡市贡井区人民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为支持中航无人机发展,自贡市贡井区人民政府将加快自贡基地总装区和试飞区建设,尽快完成竣工验收后交付中航无人机使用。

成飞自贡无人机产业基地坐落在自贡航空产业园内,自贡航空产业园拥有高度2400米以下的低空空域和面积1.1万平方公里、高度1.3万米的无人机试飞空域,可以保障各类通用飞机及无人机起降、试飞需求。

成飞自贡无人机产业基地已引进配套企业15家,实现全产业链的基地内循环,公司产品交付周期能缩短30%以上。

中航无人机董秘杨萍表示:“未来我们的无人机批量生产制造交付培训将主要在自贡基地完成。公司将积极配合自贡市政府继续引进配套企业,为公司产能拓展、试飞工作效能提升提供良好条件,进一步建圈强链。”

2024年,中航无人机的重点工作之一是供应链建设。公司将建立匹配大批量交付需求的敏捷化批产能力,推进无人机产业基地能力布局。同时,加强供应链总体策划,构建流程驱动、体系支撑的集成供应链,优化供应链布局。

低空经济加速发展

在顶层政策指引下,多地低空经济发展进入加速期。

无人机是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无人机低空经济,场景是根本,空域是关键,技术是支撑,法律法规是保障,安全是底线。杨萍表示:“发展低空经济需要应用场景,前期主要依靠政府推动,如农林植保、应急服务、物资投送等民用场景。有了应用场景,产业才能发展起来。”

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中航无人机注重技术和产品发展,正在研发多型1吨及以下的中小型无人机产品。公司在接待机构调研时表示,从产品角度看,公司产品可以满足低空经济需求。公司积极与相关省市政府对接,探讨低空经济发展方向。后续,公司将根据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逐步发展相关产品。

目前,中航无人机旗下翼龙系列无人机已经在应急救援、国防安全、气象探测、人工影响天气等领域实现拓展和应用。同时,民用领域的订单不断取得突破。2023年,公司完成了国家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等国内用户的产品系统交付,包括一架海燕Ⅰ型无人机(根据翼龙-10改型)和一架海燕Ⅱ型无人机(根据翼龙-2改型),并且实现了以一个地面站控制不同型号飞机。

中航无人机不断拓展民用市场的应用新场景。今年4月,中航无人机自主研制的翼龙-2无人机成功实现我国大型固定翼无人机货运物流首次飞行试验,为低空物流运输提供了新方案。

“低空经济有政策支持,有发展基础。从供应链产业链、技术积累等方面看,低空经济已具备快速发展的条件。发展低空经济离不开先进的飞行器,而新的应用场景倒逼低空装备探索更多新技术。”杨萍说。

引进高技术人才

得益于强大的技术实力,中航无人机加快产品迭代升级和推陈出新。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1.7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48%。2022年和2023年合计研发投入高达3.62亿元。

2023年,公司翼龙-1E无人机、翼龙-2D无人机、新型指挥控制站完成科研验证,翼龙-3研制有序推进中。其中,翼龙-1E、翼龙-2D是在翼龙-1和翼龙-2的基础上通过对控制系统、动力系统、性能指标、载荷应用等进行提升形成的全新型号;翼龙-3无人机系统是一款远航程、重挂载、多用途的中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系统,在大吨位同级别中空长航时无人机系统产品中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另外,公司还有多款多型1吨及以下的中小型无人机产品正在研制中。

中航无人机拥有无人机行业国家级领军人物领衔的研发团队,建立了高效研发体系。公司以应用场景及实战需求为牵引,以“可精准探测、可迅速响应、可实时控制、可精准评估、可灵活扩展”为目标,构建了无人机系统快速迭代和综合验证能力,研发周期缩短30%以上。

杨萍表示:“无人机产业是高技术人才的聚集地。除了自己培养,我们还会积极引进上海、北京、深圳等创新高地的高层次人才。”

无人机产业发展大有可为。曾强表示,随着无人机不断朝着多元、多态、智能、融合方向发展,无人机在大气象、大应急、大安防等民用领域的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展。在城市管理、智慧交通、应急救援、环境监测、电力巡线、耕地保护、科教文旅等应用领域,无人机产业将实现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 邓卫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