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的时代,更需一些“边界感” | 人民锐见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作者:​周山吟2024-01-24 09:41

近期,在社交媒体上,有博主分享某地拍照攻略,却无视“军事重地,禁止进入”的警告标识,甚至引导网友翻越围栏,声称该方法“简单快捷”。军事重地涉及国家机密、事关国家安全,禁止进入,绝非戏言。无论是为了美景,还是为了流量,凡是穿越军事重地都是“师出无名”,凡是突破法律法规的“边界”都不应当。类似为了美景、为了猎奇、为了流量而坏了规矩的事件不少,值得深思。

如今,户外游玩尤为火热,人们的好奇心不满足于“盆栽里的风景”,纷纷拓展旅行的边界,将步履踏入鲜有人知的“天涯海角”、深山丛林。探索未知、欣赏美景是人的天性,然而再怎么延伸脚步,也不应突破法律的边界、安全的边界。一旦“越界”,不仅可能给自然等环境造成伤害,也可能将自身安全置于危险之中。夜游火车站工作运营区,一男子在攀爬列车车厢时被接触网高压电弧灼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人未经允许闯入无人区导致失联;私自攀登未对外开放的灯塔,却遇到涨潮,近2公里长的海堤被淹没,游客被困塔上……不时见诸报端的事件为我们敲响警钟:对未知的探索,不能变成对危险的试探;拓展旅行边界,不能变成不守规则的越界。敬畏规则,对他人负责也对自己负责,才能避免意外,真正感受旅行、探索的乐趣。

(图源网络)

各类“越界”事件背后,往往能看到网络“种草”的推波助澜。网络平台上,各种关于网红“野生景点”的打卡攻略不少,其中一些明知是不应涉足的区域,却明知故犯搞“穿越指南”,严重误导用户。安全游览有边界,网络空间亦有“边界”。我们倡导分享新鲜有趣的内容,但拒绝为了流量“不择手段”。相关博主应对分享的内容担起责任,避免因自己的三言两语,就将他人置于风险之中。同时,网络平台也有监督和管理责任,可以对风险内容进行安全提示,对博主行为进行有序引导,对那些危险、不实的信息及时清理。

有人说,网络时代是一个消除边界、相互融合的时代。无远弗届的互联网,把数据、信息、资源乃至人与人更加紧密地联接起来,大大提升了社会运转效率,造福人类。虚拟世界的频繁交互、融合,不仅塑造着现实世界,也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今天,无论是在游览中向着更广阔、更“险远”地域探索的激情,还是广告营销中“跨界”“联名”的巧思;无论是社交媒体赋予每个人“麦克风”,还是虚拟现实技术突破空间限制……当边界被不断打破,我们却不能失去一定程度的“边界感”。这样的边界感,既不是要产生隔阂,也不是要相互拒斥,更不是要设置障碍,而是应当建立与网络时代相匹配的规则意识,更好把握活力与秩序的辩证关系。

也有人说,网络时代同样是规则的时代。当科学完备的规则建立起来,并得到正确施行、严格遵守,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也将更加充分地涌现出来。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