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大消息!大笔出售38亿资产,不卖住宅先卖酒店、写字楼!背后有何深意?
来源:新财富杂志作者:杜冬东2024-01-23 19:39
(原标题:碧桂园大消息!大笔出售38亿资产,不卖住宅先卖酒店、写字楼!背后有何深意?| 原创)

为盘活资产,碧桂园率先出手商业资产,而非转让旗下住宅开发项目。当下的市场,优质的商业资产更易套现,昔日被认为“去化难、重资产”的商业资产,流动性或好于住宅项目。

随着不动产金融政策利好的持续注入,国内房地产并购市场上,大宗商业资产项目成交的消息频传,出售商业资产已成为头部房企存量盘活的一项重要策略。继万科成立商业事业部之后,碧桂园会否有新一步的动作?

来源:新财富杂志(ID:xcfplus)

作者:杜冬东

继万达集团甩卖10座万达广场引发瞩目后,碧桂园(02007.HK)出售资产的新闻刷屏了。

2024年1月22日晚间,碧桂园在广州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多项资产,其业态包括酒店、写字楼、商业物业、办公楼、公寓楼等,拟转让资产价格合计38.18亿元。

自2023年8月首次债务违约以来,碧桂园管理层曾多次表态要“砸锅卖铁”自救,从行政开支削减近6成、区域公司收缩至21个,到杨国强卖私人飞机、“打工皇帝”莫斌薪酬降至月薪1万元,甚至连高管配车都拍卖还债了,为扭转困境,“宇宙房企”可谓各类“狠招”齐上。

如大多数出险房企一样,碧桂园也不可避免地走上出售资产偿债之路,从出售其广州亚运城项目股权,到亏本转让万达商管股权,现如今又宣布出售广州38.18亿元商业资产,这些自然都在情理之中。

不过,作为一家典型的住宅地产开发商,碧桂园的盘活资产以商业资产先行,仍然令许多人感到意外。

01、一线商业资产先摆上“货架”

在1月15日举行的2024年度工作会议上,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惠妍再次强调,“家族肯定与公司共命运”,“目前在尽力盘活资产”。

此番挂牌出售广州5项资产包表明,碧桂园的资产盘活走出了重要的一步。

公开资料显示,这5项资产包具体包括:增城区凤凰城酒店,报价为12.6亿元,挂牌转让价格最高;其次为番禺区碧桂园藏珑府办公楼项目,报价为11.52亿元;增城区碧桂园中心甲级写字楼项目,报价为7.72亿元,白云区人和公寓楼,报价为3.84亿元,增城区碧桂园凤凰城永旺商业物业,报价为2.5亿元。

定价最高的增城区凤凰城酒店,是广州东部最大的五星级山水主题式酒店,也是碧桂园为数不多的一线城市酒店项目,于2003年开业,2017年重新装修,共573间豪华客房。除了该酒店资产,碧桂园摆上柜台出售的还有统一打包优质的办公楼、商业、公寓楼等项目。

总体来看,碧桂园此次摆上货架的资产成色都不错。这或与其处境有关。

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中期,碧桂园归属于母公司的权益从2022年2036.23亿元的高点,进一步萎缩至1550.61亿元,总负债规模保持在1.36万亿元的高位。同时,碧桂园账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11.15亿元,其中受限存款及现金为294.54亿元,同期的应收账款及票据为305.08亿元;短期借款1087.03亿元,应付账款及票据为2022.37亿元。资金捉襟见肘,出售资产迫在眉睫。

为摆脱困境,碧桂园近期大刀阔斧进行管理变革,包括合并区域公司,进行架构精简,公司管理层主动降薪,以积极姿态向市场传递信心。在削减开支、加快销售回款及应收债权回收之外,盘活大宗及难去化商业类沉淀资产,成为另一关键举措。

早前在2022年9月,碧桂园将所持广东省产权交易集团投资开发有限公司26%股权及销售债务,出售予港股餐饮上市公司九毛九(09922.HK)。

2023年8月,碧桂园以总价约12.915亿元,出售了广州亚运城项目26.67%股权给中海地产。收购完成后,中海地产成为广州亚运城的100%持股股东。

同月,碧桂园向在港股上市公司建滔集团(00148.HK)发行3.5亿股股份,以“债转股”的形式抵偿了2.7亿港元债务。此后的12月,碧桂园不惜亏损1.6亿元,以30.69亿元的价格出售了所持珠海万达商管的股权。

2024年1月18日,碧桂园澳大利亚子公司Risland Australia以约2.4亿澳元(约合人民币11.3亿元)出售Wilton Greens的部分权益给中资私人开发商Avantaus。

总体来看,包括本次资产出售动作在内,碧桂园迄今的资产出售举动并不算多。作为一家典型的住宅地产开发商,碧桂园在全国投资的地产项目超过3103个。如今为盘活资产,其率先出手的几乎都是商业资产,而非住宅地产。

从公开资料来看,碧桂园集团旗下的商业地产业务,主要由碧桂园文商旅负责经营管理。

碧桂园文商旅最早源于碧桂园2005年成立的商管部门,主要负责承接住宅业务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商业资产,定位于以服务住宅地产。2018年,碧桂园将商业板块调整到集团总部统筹,并一同成立碧桂园文商旅。

2021年开始,碧桂园文商旅逐渐将经营聚焦在购物中心领域,运营了包括碧乐城、碧乐时光、碧家、碧乐小镇、碧盈国际等14条商业产品线,统一管理运营的集团商业项目有60多个,涵盖商业、长租、文旅、写字楼四个板块,在广州、深圳等城市建设了多个商业综合体。

资料显示,2022年碧桂园文商旅项目总建面达113万平方米,落地在全国14省的24个城市。2023年中报显示,碧桂园旗下的物业投资及酒店经营板块的营业收入为22.34亿元,占总营业收入2263.09亿元的0.98%,该板块的资产规模未披露。

本次资产出售中,碧桂园主打的“商业先行”策略,在房企中并不罕见。

02、商业资产如今更容易套现

近期,国内房企盘活资产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将旗下项目推向市场,盘活存量资产以解困局的意向日渐强烈。在房地产并购市场上,大宗商业资产频繁传出成交的消息,越来越多房企成功套现。

环顾房地产行业,不只是碧桂园,住宅类房企资产盘活普遍都选择从商业资产下手。

据不完全统计,最近3年以来,出售资产的房企,包括世茂集团(00813.HK)、大悦城(000031)、华侨城(亚洲,03366.HK)、绿地控股(600606)等至少15家头部房企,出售的亿元以上规模的项目,纯一色是商业资产(表1)。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在住宅资产转让市场,除去ST泰禾(000732)、金科股份(000656)相对频繁转让住宅开发项目之外,其余26家住宅类开发商,旗下也仅有少数项目零星转手。

Wind数据显示,2021-2023年,头部房企出售的住宅类相关资产112项,总交易规模超过1300亿元。同期,全国亿元以上规模的商业地产项目交易规模为1024.36亿元,两者相差不多。

众所周知的是,国内商业地产项目的规模大幅低于住宅地产的资产规模。202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达到11.66万亿元,同期,全国商办用房开发投资额超过1.18亿元。

两项数据对比,或揭示一个现实——昔日被认为“去化难、重资产”的商业类资产,当下的套现远比住宅开发项目资产容易。也就是说,住宅类资产项目的流动性远低于商业类资产。

理论上说,一二线城市地段优越、高质量的房产,往往易于直接面对C端销售,回笼资金,而无需推至大宗并购市场;而非一二线的住宅地产项目,在如今市场需求疲软、销售普遍低迷的背景下,也难以向B端金融投资机构转手股权,获得套现。

截至2023年上半年,碧桂园在三四线城市的合同销售额占比仍高达65%。从这一角度而言,碧桂园旗下住宅类项目资产鲜有动作,而将商业资产项目先手推上“柜台”,背后有其苦衷。

从市场成交案例来看,国内商业办公、工业物流、产业园区、租赁住房以及消费基础设施等投资性不动产纷纷获得资本抄底。这些位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黄金地段的商业项目,实则受压资产,具有较强升值空间。选择在市场情绪低迷、不动产价格下行的时候入手,对于投资者具有很高的风险收益“性价比”。

因此,碧桂园率先出手位于广州的优质办公楼、商业、公寓楼等项目,相对更容易获得抄底资本的关注。

03、房企盘活资产的突破口

商业类资产交易的升温,或与近年不动产金融政策的快速推动有关。

自2023年以来,国家部委层面相继推出《关于规范高效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项目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常态化发行相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其中明确表示,优先支持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农贸市场等城乡商业网点项目,保障基本民生的社区商业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

2023年10月2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第五十条的决定》,将公募REITs试点资产类型拓展至消费基础设施。当月底,首批4只消费基础设施REITs均获批。

公募REITs试点范围的逐步扩大和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的推出,不仅意味着我国不动产金融闭环正在逐渐形成,也为激活国内存量资产注入了一则大利好。

公募REITs是商业地产循环最关键的一环。投资者有较高机会通过REITs或资产证券化实现项目获利退出,这正是抄底资本优先投资优质商业地产项目的逻辑所在。

站在当下深度调整的地产环境中,房企普遍渴求套现资金以度难关,存量商业资产的盘活已成为推动房企脱困的重要策略之一。进一步而言,房企旗下的商业资产存量规模及占比多寡,或影响其存量资产盘活速度。

试水消费REITs之后,2024年1月14日,万科发布组织调整和人事安排,成立商业事业部,将7大区域的商业业务、印力集团统一并入其中,将旗下商业地产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本次出售广州商业资产包后,碧桂园仍有不少商业项目在手,其会不会有新一步的举措,盘活相关资产?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所提及的任何资讯和信息,仅为作者个人观点表达或对于具体事件的陈述,不构成推荐及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社立场。投资者应自行承担据此进行投资所产生的风险及后果。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新财富杂志

《新财富》杂志于2001年3月创刊,专注资本市场深耕细作,“最佳分析师”“金牌董秘”“500创富榜”“最佳上市公司”“最佳投行”等权威专业评选和《德隆系》《明天帝国》《收割者》等经典研究案例影响深远。

新财富杂志社旗下主要新媒体平台包括:新财富杂志微博、新财富杂志公众号、新财富杂志视频号。

地址:深圳福田区华富街道莲花一村社区皇岗路5001号深业上城T1栋59楼

媒体合作与新闻职业操守举报
邮箱:xcf@stcn.com
微信:xincaifuzazhi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