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行业正在全面“砍成本”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李宇嘉2024-01-19 06:50

李宇嘉(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遇到困境,企业第一选择可能不是转型,而是收缩。因为转型不啻于革自己的命,收缩才是确定性最大、风险最小的存活策略,特别是市场空间和盈利前景不明朗时。砍成本是收缩的首选,也就是把繁荣期那些合理、不合理的成本都砍掉,先确保生存下来,再谋求发展机会。当下,房地产正经历史无前例的回调期,行业全链条“砍成本”运动正在进行时。

地产红火的那十几年,很多成本都往上加,比如高额地价、高额税收,让开发商配建保障房,配建道路和学校等基建,甚至是公职人员的奖金和绩效等等。大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财政困难了,那就卖几块地”。也没关系,房价还在上涨,市场也足够大,能覆盖一切支出。但现在,形势逆转了,这些成本要降下来。

首先砍掉的就是过高的地价。近段时间,各地都在降地价,比如把之前竞配建、竞自持的一些公共设施砍掉了,这本身就是地方应该承担的职能;比如,各地都在推“先租后让”“弹性年期”“混合功能”等土地出让新模式,本质上是降低用地成本;再比如,近期北京规定,新挂牌商住混合用地要明确住宅、商业、公建等不同属性的起始价,或叫“地价分摊”。

这么做,最大好处就是改变按平均楼面价计税,直接降低税费成本。同时,公共设施和租赁地块分宗以及低地价,提高了发行REITs、申请专项债等最低收益率要求。其次就是砍掉中间成本,或“不让中间商赚差价”。近期,地产商一个新现象是“建筑系”“供应商系”崛起,比如央国企建筑类、施工类、市政类企业的地产平台纷纷进入了全国各地销售榜前列。

再比如,地产材料供应商(防水、建材类龙头企业)在土拍市场上很活跃。这么做的逻辑就是,将拿地、开发、施工、采购、销售等链条内部化,把总包、供应商的成本砍掉了。更有企业还推进职能部门业务化改革,将人力、营销、设计、报建等剥离出去成立子公司,比如2022年底旭辉人力资源部转型成立的旭兴咨询,近期公司称一年来已实现盈利一千多万元。

再次就是砍掉融资成本。过去,经常有开发商疾呼,银行才是楼市的最大赢家,我们也屡屡听到,民企开发商综合融资成本达到10%以上。对个人来说,这种体验更加清晰,但凡期限在30年等额本息的按揭购房,其利息和贷款金额相差无几。现在,这个成本也开始逐步砍掉了,比如去年底各大银行一次性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惠及5000万户,平均利率直降74个基点。

对新增按揭贷款的利率而言,这两年也下降了100个基点左右。根据贝壳研究院监测,2023年12月百城首套、二套房贷平均利率分别为3.86%、4.41%,降至历史最低点。还不止于此,近期房地产新模式的“三大工程”,全部启动项目清单制下的低成本融资。各地上报的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项目清单,国家部委审核后,资金能平衡的项目就推给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银行审核后将项目推送给各地分支行,后者据此发行抵押补充贷款(Pledged Supplementary Lending,即PSL),同时专项债、专项借款等也据此投放,上述融资利率均在2%左右。租赁也是如此,近期1000亿元“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就是央行以1.75%的利率给商业银行贷款,商业银行以不高于3%的利率给租赁企业贷款,鼓励后者收购存量房做长租房。

最后,业主“降价售房”“降价求租”也如火如荼。近期,媒体报道一二线热点城市二手房价和租金都在下跌,且降幅比较大。事实上,当购房者、租房者支付能力下降,他们越来越强调性价比、承受力,越来越多的业主接受现实,接受中介的建议,将房价、租金一次性降到位,以求迅速成交,避免空置和进一步的资产跌价。总之,市场参与者都在“砍成本”或适应“砍成本”。砍完成本,行业转型的时候才会到来,毕竟改革都是倒逼的。当然,早转型早主动。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特此说明。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