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策略:市场估值已到历史极值区域 拐点即将到来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吴晓辉2024-01-15 09:12

中信证券认为,资金跨年效应依旧明显,对市场造成的冲击接近尾声;市场估值已到历史极值区域,悲观预期触底,拐点即将到来,建议积极布局。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宏观经济平稳但预期依然偏弱,经济数据集中披露后货币政策有望率先加码。其次,从市场资金面来看,主动权益基金开年回撤幅度较大,绝对收益资金有止损压力,期指贴水幅度意外加大,引发一部分量化资金集中卖出现货,但同时公募零售端和外资的赎回率大幅降低,被动卖盘压力在衰减。最后,从估值层面来看,主要指数、行业和机构重仓股估值均步入历史极值区域,预计险资和活跃私募是潜在增量资金来源。

东吴证券指出,当前核心资产在资金面负反馈螺旋影响下,下跌幅度超出了市场对基本面的理解,表现为估值大幅回撤,部分核心资产的估值甚至低于2019年行情启动之初时的估值水平。因此,寻找2021年下半年至今跌幅较大,且跌幅主要是由于估值贡献的板块,其中存在基本面预期改善信号的方向,修复确定性较高。跌幅较大且主要是估值贡献的板块主要是大消费、新能源、消费电子。结合基本面情况,修复确定性较高的方向是: 1)新能源:储能、锂电;2)大消费:创新药、中药、医药零售、白色家电、小家电;3)电子:存储、面板等周期品种,半导体设备。

中金公司表示,展望后市,尽管近期市场走势偏弱,但交易情绪再度降温也意味着资产价格已经计入投资者过于悲观预期,而与此同时对市场有利的因素也在边际增加,包括:1)市场估值处于历史较极端水平,截至1月12日,沪深300指数的前向市盈率8.8倍,对应股权风险溢价位于历史均值上方1倍标准差以上,机构重仓蓝筹股的估值风险已经得到充分释放。2)2023年年底至今PSL重启、存款利率调降以及部分城市地产政策优化等稳增长相关政策渐次落地,对经济的支持效果也有望逐步显现。向前看,虽然短期市场处于筑底阶段,但极端估值叠加积极因素的逐步积累,对后市仍需保持耐心,不必过于悲观,短期扰动不改长局,2024年市场的配置机会仍有望好于2023年,未来3一6个月建议关注景气回升与红利资产的攻守结合。

校对:杨立林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