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势力起伏:理想蔚来冠亚,零跑跻身前三
来源:中新经纬2024-01-02 16:05

随着各大车企陆续公布各自在12月收官之战中的成绩,新势力品牌的年销量纷纷出炉。整体来看,2023年理想汽车的整体表现依然不俗,凭借各个车型的出色表现以376030台的成绩拿下销量冠军;前段时间处于风雨飘摇中的蔚来取得了160038台的成绩,似乎是度过了这段危机;紧随其后的零跑汽车以144155台的优异表现稳居前三;排在第四的小鹏汽车销量为141601台,市场表现稍显疲软;后面几位玩家则是深蓝、哪吒、极氪、问界、岚图,分别为136912台、127496台、118685台、94380台、50552台。

格局生变:优等生乘风而上,差生黯然退场

进入2023年以来,市场的变化可谓瞬息万变。新能源补贴退坡、车企纷纷加入“价格战”、智能化如火如荼、自主品牌攀高端、华为系高举高打、增程式强势突围、海外品牌重注中国、中国品牌加速出海……老势力变新、新势力变老,很多造车新势力到了穷途末路阶段,为人熟知的就有威马、拜腾、奇点等品牌纷纷陷入塌房危机。

强如蔚来和小鹏,今年也不算好过——前者今年陷入“多事之秋”,后者也是刚刚挺过了危险期。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造车新势力,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原因无非是资金链断裂、产品力不足、市场环境变化等。

在一家又一家新造车企业萎靡甚至倒下之时,零跑凭借自成一套的务实、精准打法成功破局,逆势画出一道上扬的增长线——不仅在销量上累计突破三十万,在新能源市场站稳脚跟,还斩获了正向毛利率;并凭借技术和产品上的竞争力,拿到了Stellantis集团的投资合作,开启了中国反向合资的先河,为2023交出一份十分亮眼的成绩单。

破局背后:前瞻布局,“内外”兼顾

想要在有限的赛道抢占更高的市场份额,归根到底是“速度”的比拼。这个速度不仅体现在科技创新、产品迭代上,还需要车企在汽车市场的变革中掌握正确的航向,并不断去修正策略。

2023年,随着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市场的发展已从政策驱动转化为产品力驱动,在电池成本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加码布局增程式车型成为新能源赛道最优解。

零跑敏锐洞察市场变化,于今年一季度开启增程+纯电的“双动力”战略,更是将价格区间调整至15万元-20万元。这一做法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根据零跑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当季C系列车型的订单数量占比就超过80%,其中增程车型的占比超过50%。为帮助增程用户实现更高用电占比、更低用车成本,时隔六月,零跑“超级增程”上市,加速“双动力”战略实施。

此后,零跑在头部新势力“四小龙”中率先形成“纯电+增程”新能源双动力布局,满足了更广大人群多元化、多场景的用车需求,显著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纵观新能源车企的相关布局,理想开启双动力布局的时间晚于零跑,其首款纯电车型MEGA尚未实现交付,蔚来和小鹏则缺乏增程技术的支持。

在汽车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的当下,有着前瞻性发展眼光的零跑同样走在变革的前沿。11月20日,零跑汽车宣布完成了与斯泰兰蒂斯集团的股权交割,首创以合资模式布局全球市场的案例。相比此前备受市场关注的小鹏和大众的合作,零跑与斯泰兰蒂斯集团合作官宣更晚,但动作更快,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到交割完成仅用了25天,成为首家与跨国巨头达成合作的新势力车企。

此外,零跑与斯泰兰蒂斯集团的合作堪称是全方位且极具深度的。首先在合作体量上,斯泰兰蒂斯对零跑的投资金额是大众投资小鹏汽车的两倍多;其次合作覆盖范围更广,零跑与斯泰兰蒂斯目标则是全球市场,并共同组建“零跑国际”,有斯泰兰蒂斯集团的背书,零跑在海外市场优势显著。未来依托斯泰兰蒂斯遍布全球的商务网络,零跑有望快速打开国际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打造国际化品牌。

未来比拼:政策技术加持,或将引爆规模化加速度

2024年汽车市场究竟会如何演绎?在零跑看来,中国汽车的下一步将迎来真刀真枪的比拼。历经八年努力与沉淀,全行业都看到了零跑的加速度,但零跑仍在持续加码研发。

作为行业内首批以及20万级唯一搭载8295芯片、英伟达Orin X的车型,C10即将于1月10日开启预售。凭借更智能的语音交互系统、更流畅的车机体验、更安全的智能驾驶、更沉浸的车控体验,C10有望成为理想平替,让用户享受“越级满配”的用车体验。这正是零跑造车的初衷,即提供一种人人皆可得的豪华体验。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高,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主力军正在从最初的“尝鲜者”变成主流大众,市场的“盘子”被快速做大,与此同时政策也开始向大众化市场倾斜。国家重点支持和鼓励大众消费,通过设置减免税额度政策,避免高档豪华车占用过多税收优惠资源。坚持聚焦15-20万大众化区间的零跑不仅踩准了市场大盘,产品理念也符合国家鼓励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方向,双管齐下,或将迎来新一轮销量上涨。

凭借着对市场的精准预判,以及自身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零跑稳居新势力前三不无道理。进入2024年,预期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乃至进入大决战的阶段,这种情况下,拥有充足“弹药”的零跑,极有可能更上一层楼。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