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支付领域频现巨额罚单。
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人民银行系统近日针对多家支付机构连续披露多张罚单,其中不乏有千万元级别罚单。从处罚内容来看,多家机构涉及违反商户管理规定、违反支付账户管理规定等。对于相关支付领域的违法行为,人民银行采取“双罚制”,对违法机构及相关责任人给予重罚。
巨额罚单频现
人民银行官网最新公布的支付罚单引发关注。
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最新披露,广东汇卡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汇卡”)因违反商户管理规定、违反支付账户管理规定被警告,没收违法所得330.59万元,并处罚款1852.96万元,合计罚没金额为2183.56万元。
同样被开出高额罚单的还有广东信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信汇”)和易联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联支付”)。前者因违反商户管理规定,被警告,没收违法所得198.67万元,并处罚款993.33万元,合计罚没金额为1191.99万元。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8月,人民银行已将信汇电子商务列为注销许可机构。罚单还显示,易联支付被没收违法所得130.24万元,并处罚款565万元,罚没款合计695.24万元。
此外,广州银联网络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银联”)因违反商户管理规定,被警告并处罚款200万元。
从罚单信息来看,支付机构与相关负责人双双“领罚”。时任广东汇卡总裁杨毅被警告,并处罚款10万元;时任广东信汇董事长、总经理王春江被警告,并处罚款50万元;时任易联支付高级销售经理胡孝儒、董事长助理林东潮、董事长谭威强分别被罚7万元、7万元和50万元;时任广州银联技术总监肖新华被警告,并处罚款10万元。
行业严监管态势不减
拉长时间维度来看,支付领域严监管态势不改。
12月15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披露的信息显示,四家支付机构受重罚,合计罚没金额高达2450万元。其中,上海银生宝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因违反商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两项违法行为类型被警告,没收违法所得301.90万元,并处以罚款1454.20万元,合计罚没1756.10万元。
此外,安付宝商务有限公司、上海盛付通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通联支付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三家机构分别被罚没394.16万元、100万元、200万元。落实“双罚制”,上述四家机构相关责任人均被处以警告,并处罚款。
人民银行12月1日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上海汇付支付有限公司因违反机构管理、商户管理、清算管理、账户管理规定,以及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违反金融营销宣传管理等九项规定,被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91.50万元,并处罚款3172.37万元。
天津融宝支付网络有限公司因存在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商户管理规定等6项违法行为,被予以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39.56万元,罚款322万元,合计被罚没361.56万元。相关责任人亦同步被罚。
业内人士认为,支付领域频现巨额罚单,反映了监管对机构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的态势。展望未来,相关严监管态势仍将持续,引导行业合规稳健发展。
据人民银行官网消息,《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已经在2023年11月24日国务院第19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其中强调,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对非银行支付机构实施监督管理。对于条例规定的违法违规行为,人民银行可依法对有关支付机构实施罚款,限制部分支付业务或者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其支付业务许可证等处罚措施。同时明确,可以根据具体情形,对负有直接责任的董事、监事、高管人员和其他人员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采取市场禁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