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宇杂谈】
“既要、又要、还要”的多元目标往往很难兼顾,导致越到基层,突破动力越小。
李宇嘉
近期,二手住房市场出现年底翘尾行情。根据克而瑞监测,11月17个重点城市二手住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22%。12月上半月,中信证券监测的14个城市二手住房网签套数同比增长25.1%,自9月以来连续4个月正增长。笔者所在的广州,11月二手住房交易今年首次突破1万套,深圳连续4周二手住房交易超过1000套,12月有望继3月份再次探上4000套。
对此,有不少机构和房地产自媒体表示市场已回暖,判断房价已触底,建议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入场。笔者认为,二手房交易量确实在增长,但更需要关注背后的一个现象,即业主“以价换量”的趋势。11月份,百城有99个城市二手住房价格下跌,连续6个月有90多个城市房价下跌;11月70城二手住房价格上涨城市为零,上一次出现这个情况,还是2014年的9月份。
业主“以价换量”带动交易回升,映射出两个问题。一是很多业主一次性将价格降到位,以诱惑性的让利来落袋为安。这个现象须引起重视,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前期各地纾困地产的“大招不断”,但效果似乎不尽如人意,微观主体看淡后市。另一方面,形势不明朗的时候,“主动收缩、自我收缩”的预期比较明显。
二是商品房需求潜力还很大。只要价格降到位,就一定有买家。这就是为何各地二手房交易量明显增加了。笔者调研到,二手住房买家中,有为明年学位提前做准备的,有家长为即将大学毕业的子女买房的,有马上要结婚的情侣买婚房的,有的因工作变动而换房。但这些有效需求体量太小,很难撑起楼市这个庞然大物。高房价和需求难以匹配,这是楼市的主要矛盾。
对于当前消费市场的局面,近期重要会议讲得很清楚,“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2020年疫情后,讲的是“需求不足、供给冲击”,而现在则是“有效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也就是说,不是没需求,而是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其实,这个局面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只是过去拼命踮起脚、加杠杆或跟风,掩盖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现实。
这几年,对泡沫进行定向爆破,旧模式难以为继,加上部分高收入行业逐渐告别了高红利期,房子开始回归民生和居住属性,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开始显现。这也是为何近两年需求端纾困的政策都用上了,但回落下来的市场波澜不惊。往简单了说,有钱的人不买房,甚至在卖房,中产或中高收入群体有改善的愿望,但要么担心未来收入无法支撑,要么对市场预期不佳。
对于中低收入人群,确实想拥有房子,但要么没有合适的房子租或买,要么就是买不起。从大道理来讲,就是供需不匹配、需求断层或接不上。从近期的运行态势来看,必须要“破旧立新”,即破除旧模式、立起新模式。这不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已经形成了倒逼。近期,重要会议提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前缀是“加快建立”,过去是“探索建立”。
可见,形势不等人。对于“破”什么,业内是比较清晰的,比如破除“三高”的开发模式,破除强依赖症,破除简单的要素投入。但对“立”什么,整个框架尚待明晰,目前大家只知道框架里的一些零部件,比如“三大工程”(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和平急两用)、租购并举、REITs、存量房屋盘活和运营,但这些零部件组装起来,尚难言新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那一句的前半句,有一个重要表述,即“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怎么理解?有关新模式的零部件,比如租购并举、保租房以及长效机制等,前几年已在探索。阻力在于,条条块块组成的管理部门,很难形成一致行动,往往囿于“一亩三分地”的利益,良策无法落地。另外,就是“既要、又要、还要”的多元目标往往很难兼顾,导致越到基层,突破动力越小。“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就是从源头解决问题。形势能逼出魄力,有魄力就有希望。先立后破,关键在立,立的话就从根源上入手。
(作者系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