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贷款投放结构 服务高质量发展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李凤文2019-07-16 08:04

7月12日,央行发布的上半年金融数据显示,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2.14万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3.2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18万亿元;其中,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9.67万亿元,同比增多6440亿元。

从央行公布的数据不难看出,上半年社会融资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财政、央行和监管部门齐发力,社会融资增量明显增加。面对去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缓慢,资金需求压力较大等问题,今年以来,央行会同有关金融管理部门,努力推动银行发行永续债、多渠道补充银行资本金、稳定监管预期、增强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能力,推动了M2增速企稳。正如央行调统司司长阮健弘所言,6月末M2同比增长8.5%,这个水平已连续保持了3个月,也是去年二季度以来较高的增长水平,这是人民银行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力度松紧适度,以及流动性合理充裕效果的体现。

同时,在确保社会融资规模增长方面,财政政策也在不断发力。今年专项债新政提出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力争今年9月底前发行完毕,政策效果得以显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发行672只地方债,发行规模达28491.33亿元。与前5个月相比,6月份地方债发行速度明显提速,全国共发行183只地方债,发行规模达8995.51亿元,单月发行规模创今年以来新高。不难看出,6月份社会融资新增远超市场预期,得益于贷款大幅增加和专项债发行提速的支撑。

二是对实体经济贷款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数据显示,上半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02万亿元,同比多增1.26万亿元。金融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国务院有关政策要求,根据监管部门的指引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在贷款发放上向民营和小微企业倾斜。截至5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0.3万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比上年末高5.8个百分点;1-5月增加8169亿元,同比多增4714亿元。

三是实体经济直接融资比重得以提升。从社会融资结构看,上半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75.8%,同比低11.4个百分点。而企业债券净融资1.46万亿元,同比多4382亿元,占社会融资的11%,同比高0.8个百分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净融资1.19万亿元,同比多8258亿元,占社会融资的9%,同比高5.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直接融资占比在逐步提升。

上半年,市场流动性总体保持合理充裕固然可喜,贷款同比多增也值得肯定,但贷款投放的结构上却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方面,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趋缓。上半年,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6.26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3.48万亿元,同比少增0.24万亿元。而中长期贷款又称为项目贷款,主要包括技术改造贷款、基本建设贷款、项目贷款等,其增速下降表明,经济下行压力及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企业活力不足,投资意愿不强。

另一方面,住房贷款占比依然较高。上半年住户部门贷款增加3.76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38.88%,其中,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2.75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0.25万亿元,而增量占比较同期高0.75个百分点。仅6月份,居民中长期贷款就接近5000亿,约占全部新增信贷的三成,是占比最大的一项。另外,上半年居民短期贷款增加1万亿,这一规模已超越楼市火爆时的2017年同期,仅次于2018年同期,不排除有部分短贷作为首付款流入房地产市场的可能。

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下降,将影响创业创新和高端制造业发展,削弱经济增长后劲,进而制约高质量发展。房地产贷款增势依然不减,势必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挤出效应,加剧实体经济融资难问题。

由此看来,监管部门还应在加强对金融机构贷款投放结构的调整和投向的引导方面多下功夫,督促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加大对创业创新和高端制造业的支持,推动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合理发放住房贷款,避免房价过快上涨。同时要严厉查处信贷违规行为,防止信贷资金违规流向房地产和“僵尸企业”等,以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 王焕城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