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激将法与公司员工激励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徐叔衡2019-07-05 07:48

请将不如激将。面临艰巨任务,艰险环境,需要人们发挥超常胆识,超常意志,超常智慧,这时,领导人常常使用激将法,鼓励人们去做原来不愿做、不敢做、不会做的事情,把事情做好,做成功,做出色。诸葛亮是使用激将法的高手,认真研究这一方法,对公司高管做好员工激励大有裨益。

扬弱示尊,激其自强。赤壁大战前夕,诸葛亮来东吴,见孙权“碧眼紫髯,堂堂一表”,便认为此人只可激,不可说,确定采取激将法,说服孙权抗曹。针对孙权心忧曹操兵多怯战,反而夸大曹操军力,其意欲图江东,打消孙权侥幸心理,在这种情况下,要么与曹操断绝关系,与之抗衡;要么听从谋士意见,向曹操投降,切不可疑惑不定,三心二意。当孙权反问刘备何不降曹时,诸葛亮则赞扬弱者不畏强敌精神,昔田横只有五百人,“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又安能屈处人下乎!”此番褒刘示尊,使孙权自尊心受到伤害,“不觉勃然变色”,激发抗曹决心,“吾意已决,更无他疑。即日商议起兵,共灭曹操。”

深触痛处,坚其心志。周瑜身为东吴都督,其态度关系到东吴抗曹的决心。诸葛亮采用激将法,戳其痛处,坚定其抗曹的决心。在周瑜与鲁肃对话时,先虚晃一枪,“公谨主意欲降曹,甚为合理”,并且假装献计,让东吴送大乔、小乔(周瑜的妻子)二美女,曹本是好色之徒,得二乔,称心满意,必班师矣。并且以曹植所作《铜雀台赋》中“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一句为证,坐实曹操欲夺取二乔之事。这一下戳到周瑜的痛处,激得周瑜大怒,离座指北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表示“吾与老贼誓不两立!”

夸赞他人,激其勇气。曹军大将张郃带五千精兵攻打葭萌关,孟达大败而回。孔明聚众将商议对策,本意让老将黄忠上阵,但开口却说,今葭萌关紧急,必须阆中取翼德,方可退张郃。法正认为,翼德镇守紧要之地,不可取回,可在帐中诸将中选一人去破张郃。孔明却笑着说,张郃乃魏之名将,非等闲可及,除非翼德,无人可当。这一说,黄忠可不干了,觉得孔明目中无人,厉声而出,“军师何轻视众人耶!吾虽不才,愿斩张郃首级,献于麾下。”孔明再激,“汉升虽勇,争奈年老,恐非张郃对手。”这一激,气得黄忠白发倒竖,表白自己不老。孔明再激,“将军年近七十,如何不老?”逼得黄忠当场表演武功,展示实力。孔明这才答应黄忠的请求。老将果然不负众望,打得张郃大败而逃。

故意冷淡,激发锐气。孔明率五十万川兵征南寇,任命赵云、魏延为大将,总督军马。但在抗击三洞元帅进攻,分配作战任务时,诸将都有任务,赵、魏却被故意晾在一边,还对其他将军说,“今蛮兵三路而来,吾欲令子龙、文长去;此二人不识地理,未敢用之”。在分配其他将军任务时,又当着赵、魏之面,把上述话重复一遍。赵、魏二人见孔明不用,各有愠色。孔明解释,“吾非不用二人,但恐中年涉险,为蛮人所算,失其锐气耳。”惹得赵云反问,“倘我等识地理,若何?”激得二人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亲去探路,擒来蛮兵引路,杀死金三结元帅。到此时,孔明才和盘托出自己的用意,故意以言激子龙、文长之锐气,让二人深入重地,破金环三结,并不是他们不堪此任。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是需要激励的,做好对员工的激励,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公司精心做好对员工物质激励的同时,讲究精神激励的艺术,摸清员工的秉性、习性、爱好、志趣、脾气、情感、气质等特征,根据当时的环境、任务、难易程度、时间紧缓等具体情况,因人而教,因人而激,因人而励,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措施新颖,把所有员工的积极性、潜力、聪明才智都激发出来,则公司经营和生产建设会做得更好。

责任编辑: 王焕城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