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增24倍!这类基金火了
来源:中国基金报作者:曹雯璟 张玲2023-12-02 17:38

今年以来,尽管市场持续震荡、赚钱效应不佳,不过红利策略基金以稳健的收益持续受到投资者青睐,多只红利主题ETF产品年内份额更是实现翻倍增长,最高份额增幅达到2424%。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市场遇到波动时,红利策略的高股息、低波动的特点使其攻守兼备,往往可以获得较好的超额收益,因此具备良好的中长期投资价值,后市也有望继续扮演市场避风港。

份额最高增超24倍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93只红利主题基金(份额合并计算,且排除联接基金)合计规模达1352.7亿元,相较于年初增幅超20%。

其中,红利主题ETF产品份额增幅尤为明显,如景顺长城中证红利低波动100ETF近期份额频频创下新高,11月30日最新份额达到32.42亿份,并以2424%的年内份额增幅位居第一;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嘉实沪深300红利低波动ETF分别以741%、529%的份额增幅排在二、三位。此外,招商中证红利ETF等多只产品年内份额也实现翻倍增长。

从业绩表现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日,共有10只红利主题产品收益超10%。其中,金鹰红利价值年内回报最高,达35.6%;嘉实沪深300红利低波动ETF等多只产品年内回报超15%。此外,逾40只产品年内获得正超额收益。

基金公司也正密集布局,仅11月就有天弘中证红利低波动100ETF、万家红利量化选股等4只产品陆续成立。拉长时间看,截至12月1日,年内共有10只红利主题基金成立,对比2021年全年只有4只红利基金成立。

对于红利基金产品持续受青睐,华宝基金指数投资总监、华宝标普红利ETF拟任基金经理胡洁表示,首先,从市场风格与资金流向来看,今年以来行业轮动速度加快,赚钱效应变弱,在此背景下,高股息策略往往超额回报会更加明显。高股息配置波动低、收益稳定,在市场震荡、轮动时期,高股息策略具有类债属性,这也使其配置性价比提升;其次,市场存量博弈、信心趋弱、行业轮动较快的背景下,机构长线配置资金更青睐于配置高股息资产,更重视红利策略带来的安全边际;最后,在宏观利率下行、预期投资回报率降低的背景下,红利策略的配置性价比凸显。

宏利基金宏观策略投资部副总经理庄腾飞表示,2020年以来不同板块的高分红资产陆续被市场重估。这个现象的背后有两大核心原因,第一,全社会的无风险投资回报率的持续下降。2014-2017年阶段,整体社会无风险利率较高,当时,银行理财利率5%,信托公司信托产品利率8%-10%,而股息率6%-7%的高股息权益资产因为还要承担资本利得的波动,从而对投资人并没有吸引力。而现在,银行理财利率大部分仅为2%左右,且不保本,社会上优质的可投资产较为稀缺,实体投资回报率较低,因此,股息率6%-7%的高股息权益资产就成为了很重要的配置方向。

“第二,伴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和资产价格长周期预期的改变,投资主体对收益率的要求也主动下降,从青睐高收益高波动产品,转为重视低波动稳定收益产品。”庄腾飞表示,前几年互联网三方渠道高速成长,推动了财富管理市场的快速发展,也推动高波动赛道产品高速成长,但实际上,随着市场不断成熟,投资者和渠道都重新认识到,真正能沉淀下来的长周期稳定的客户收益,才是资产管理的核心要义。

“美国价值投资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曾言,分红回报是公司成长中最为可靠的部分。”嘉实基金表示,市场喜欢配置能够带来稳定股息收入的“确定性资产”。红利策略的投资逻辑就是聚焦现金流充裕、盈利稳定、估值便宜的成熟上市公司。今年来红利策略备受关注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在市场波动比较大的时候,红利策略攻守兼备,一方面“高分红”和“低估值”特质使其具有防御属性,另一方面其主要涵盖周期/制造业的行业属性则赋予了其一定的顺周期性,具备一定的进攻性。其次,从投资者的偏好层面,当前市场整体风险偏好比较低,对确定性相对高的资产,吸引力就有所提升。最后,红利策略与利率水平呈现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现在处在无风险利率下行的时代,股息率比较高的资产,吸引力增强。

华泰柏瑞基金指数投资部李茜表示,自2021年四季度以来,受到全球性通胀压力的持续攀升、美国加息预期的不断升温、“俄乌”地缘冲突等事件的影响,市场的风险偏好出现急剧下降,资金对避险资产的配置需求上升。不仅仅是A股市场,全球市场的高股息板块亦成为资金的避风港。今年以来,在不确定因素较多的环境下,高股息板块表现得以延续。

“红利策略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防御属性,在市场风险偏好下降时,红利策略往往可能有超额收益。同时,高股息率公司往往具备基本面良好、现金流充沛、盈利能力稳定、估值较低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李茜表示。

多维度考量

红利策略助力降低组合波动

从历史数据来看,红利策略投资成效显著。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日,中证红利指数自2005年以来涨幅达402.36%,年化收益率8.41%,相比沪深两市指数均有显著的超额收益。此外,在近两年的震荡行情中,红利策略展现出较强的抗跌属性,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高股息加上低估值使得红利策略天然具备较强的防御属性,有助于在市场的震荡行情中降低组合波动。同时,还要对所投的高分红行业领域有长周期的准确判断和深刻认知,专注长期,力求实现更多超额收益。

谈及如何在红利策略上,做出更多超额,华宝基金胡洁表示,第一,要优选具备分红能力的上市公司。通过选择一篮子历史分红稳定、盈利能力稳定的高股息股票来投资更好的红利策略方法。稳健的盈利能力是上市公司稳定、持续分红的基础,持续的分红行为是对应的证据。通过对上市公司盈利质量与分红稳定性的筛选,可以穿透分红行为直击背后的财务状况,提升入选成份股的基本面质量,提高下一财年分红概率,降低陷入"价值陷阱"的概率。

第二,要基于红利策略动态调整行业分布,指数产品通过定期调样,能够抓住行业周期的拐点,选入盈利向好、估值匹配的行业,剔除那些盈利周期向下、估值偏贵的行业,获取行业收益。所以,红利策略的行业分布是一直在变化的。第三,要做到股息率指标的最大化暴露。为了做到股息率的最大化暴露,我们不应该在市值层面进行过多偏移,才能保证在股息率因子上暴露的纯粹性。

宏利基金庄腾飞坦言,实际上相比其他消费、医药、新能源、TMT等主流成长风格产品,目前国内的红利策略产品还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市场。他认为要在红利策略上做出超额,一方面要长期专注,因为高分红风格产品收益空间和弹性都有限,是一个慢变量产品,需要通过时间去积累和分享上市公司的内生增长和红利,以及未来潜在的公司估值重估收益。另一方面,资产管理人要对所投的高分红行业领域有长周期的准确判断和深刻认知,因为,高分红投资的核心壁垒是对企业长期填权能力的研究与把握,而企业长周期的经营壁垒和盈利趋势决定了企业股票的长期填权能力。

嘉实基金表示,A股里能够维持长期高分红的行业,集中于金融、能源、电力,上游资源等等这种国民经济重要行业。正好这些行业也是国企和央企的优势行业。而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红利低波策略有两个核心优势,一是在中美利差收窄、偏震荡的市场环境下,红利低波策略自身的防御属性比较强,投资的安全边际相对较高;二是这类策略选出的个股多偏顺周期或者稳定类资产,比如银行、非银、能源、电力等相关个股,在政策呵护、经济修复期间这类资产具备一定的优势。

“随着稳增长举措不断落实,主要集中于房地产、资本市场、民营经济、平台经济等领域,且与经济预期强相关行业的修复正在渐入佳境。红利策略在顺周期行业暴露较高,有望继续成为攻守兼备标的的重要抓手。”华泰柏瑞基金李茜认为,从择时的角度,红利策略作为深度价值类策略,择时或是必要的,策略的拥挤度水平是个较为有效的指标。从行业配置角度,国内经济修复仍面临挑战,基建作为重要的政策工具或仍将发力,周期类高股息股票有望继续受益。

震荡市下红利策略或成为市场“避风港”

展望后市,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投资者会在政策预期与实际兑现之间博弈,市场波动或仍会处于震荡区间,红利策略具有较强的防御性,有望继续扮演市场避风港。

嘉实基金表示,在市场不确定性较高、震荡特征明显的场景中,红利策略能够更好满足投资者攻守有度、低位布局的需求,在经济缓速增长、低利率时代开启的大环境下长投配置的价值更为凸显。需要强调的是,红利低波策略是一种偏向价值投资的被动策略,投资周期较长,不太适用交易型投资者,理论上更适用追求复利增长、稳健配置的长线资金。对于大部分个人投资者来说,红利低波策略是一个不错的长期配置策略,建议可以作为“核心”策略,搭配其他“卫星”策略共同使用。

“当前来看,一是从基本面看,高股息类标的相对较为优质,在中特估、证监会倡导加大分红的情况下,未来股息率有望进一步提高;二是从估值看,当前高股息资产估值无论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都处于较低的分位数水平,安全边际较高;三是从拥挤度看,当前高股息的拥挤度不算高。”胡洁建议大家可以根据股息率这一指标来对红利策略进行动态跟踪,原因在于股息率指标对于红利类产品的表现具备一定的前瞻作用:在股息率越高的情况下,买入并持有的投资回报越丰厚。如果该类产品股息率达到历史高位(通常在5%以上),建议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

庄腾飞表示,未来长周期上,依然建议大家高度关注周期类红利风格资产,有两大方面原因,第一,可以帮助客户中长期应对全球资源品上行的大周期,因为地缘冲突逆全球化带来海外通胀和利率中枢上行;第二,可以帮助客户把握我国出口结构大转型,未来国内中游资本品将代替下游电子、新能源等领域成为出口的主流,在海外市场重新工业化的进程中,国内的周期类行业反而可以分享巨大的海外市场,重新找回成长性。他认为,长期的个人投资者,也可以在自己的投资组合中,以定投方式逐步增加周期红利风格产品,增强自身投资组合抗风险能力和长周期稳健收益的能力。

李茜也认为,从长周期的维度,随着资管新规的实施,刚兑逐渐打破,无风险利率处于下行区间,红利策略的高股息、低波动的特点,适合作为长期资产配置的工具。

编辑:舰长

审核:木鱼


责任编辑: 阙福生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