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与不变的幸福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傅子恒2019-01-14 09:18

奥地利施特劳斯家族爱乐乐团是一家专门演奏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的、享誉国际的乐团,2019新年伊始,为中国的听众奉上古典音乐的迎春盛宴。节日期间,在上海东方音乐厅,笔者有幸聆听了这场盛宴。

这是个老式、经典的欧洲乐团组合。50人左右的乐团中以中、老年人者居多,这是我印象中的欧美乐团较为普遍的现状(当然我经历的“样本”并不多,不一定能代表全貌),指挥兼首席小提琴演奏阿提拉-萨伯出生于1941年,算起来已是78岁的老人了。

从这个团体的成员构成中,应该很容易判断,很多人应该是长久工作在这里的,从20多岁的青年时期开始加入,一直到五六十岁的中、老年时期,包括一些人的体形、体态,应该是连运动都少有的(运动更多常与变化相伴、相联系),工作与人生经历都很纯粹;而单纯的工作,正可以将精力投入到对艺术追求的创造之中,成就是其自然的结果。这是一种不变之美。

相对而言,中国人常以“××后”论及年龄,以这种方式时刻标识着、提示着年龄,如今“70后”都认为自己已经老了,在一个成员普遍年轻的团队里,超过一定年龄之后依旧“混迹”于其中就会显得突兀,自己都会觉得有压力;而在眼前的这个乐队中,中老者的安祥沉稳,却是令外人充满着敬意和向往的。

青春如果脱去年龄的外衣,就是一种永恒。

不变的还有那些被称为“名曲”的音乐曲目。不朽《蓝色多瑙河》叩击心扉的波涛已经存续了150年,《奥菲欧序曲》、《雷鸣电闪波尔卡》、《春之声圆舞曲》、《恒动曲》以及《狩猎波尔卡》、《皇帝圆舞曲》等等,也都同样耳熟能详。音乐之抚慰心灵,由名曲的传承,我常常想,人类的文明史也只是几千年的历史,而几千年以来,人们的心性有许多是并没有太多变化的,而且越接近现代,这种不变的心性累积会越明显,几百年前的音乐还能够如此打动我们,令我们如痴如醉,受到鼓舞、感动而引起共鸣,就是很明确的证明。这种不变与稳定的心性承继,带给人们可预知的安宁,是一种“不变”的幸福。

回想与记忆流淌,每一个曲目引起我十分具象的、不同的情绪体验。《奥菲欧序曲》有一段旋律使我想起80年代晚期,我读高中时候的一段有关音乐的颓丧情绪的记忆。《春之声圆舞曲》使我想起孩童时代的春天。《蓝色多瑙河》荡漾着沁人心脾的不朽波涛,则使我觉得漫步在江中的客轮上,宽阔的甲板,舒缓的江水流淌,微风吹拂,泡一杯茶眺望青山,怀想着这美丽的江山,祥和、安乐的生活永驻;青春留存于年轻人,也留存于老年人,一如这绿波江水流淌,荡漾着永恒的幸福。

这不变是人间的至乐,永久的怀想与向往。

在西方的古典音乐里,从巴赫的传统对宗教与和谐的敬畏,贝多芬对命运庄严的抗争,以及对生命祟高与至上幸福的追寻,上苍是充斥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得以永生的全人类的慈悲主宰,她与每一个人同在, 这与中国人感时伤怀、更多在抒发个人感喟、追古抚远中透视上仓,有着许多不同。西方音乐更多地给人以抗争的力量,一种激越之情,这是中国音乐常常缺乏的。但在不变与区别中融合,在带给人们不同的精神享受中,却也有着同样的抚慰心灵、启迪智慧的功能。

变革在哪里?是对不好的、落后的东西的去除,是涤荡贫困、落后、愚昧、狭隘,是对文明、进步、复兴、光明的追求。是向上的幸福追求,并且期盼幸福天长地久,“稳定的”幸福尽可能延绵流长。同样是在“变化中”追求“不变”。

期盼世界一切安好。在2019年初,听着施特劳斯家族乐团的演凑,抒发感怀,以此存念。

责任编辑: 王焕城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