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顺安否认产品为量化,“神秘”投资策略却相似……
来源:国际金融报作者:夏悦超2023-11-18 10:26

近期,量化策略在投资圈格外引人关注,有私募想购买量化策略产品却反被骗,也有公募极力想证明其产品并没有使用量化策略。

近日,金元顺安基金在微信公众平台发文《感谢关注,金元顺安元启不是量化基金哈~》表示,金元顺安元启不是量化基金,而是由宏观驱动、大类资产轮动的主观投资基金。

记者注意到,该基金近几年保持着较稳定的年度正收益,尤其在今年以来跑出超额收益,受到众多投资者关注。不过,该基金从去年8月开始“闭门谢客”,规模一直稳定在15亿元附近。

由于过于分散的小盘股持仓策略,以及颇为“神秘”的投资策略,该基金一度被投资者猜测是量化基金。

有受访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在今年的震荡市场中,量化策略确实更容易捕获超额收益,有一些主投小盘股的量化策略容易寻找获利空间。

否认产品为量化基金

在某基金平台的讨论区里,有不少投资者正在焦急地等待着金元顺安元启“开门迎客”,受今年权益市场的震荡走势影响,不少权益类基金出现较大回撤,但该基金不走寻常路的投资策略换来了神奇的超额收益。

截至11月16日,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达到22.33%,而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7.84%,在同类基金中排名靠前。拉长时间看,该基金自成立以来,每个年度都获得了正收益,近三年来的收益率超过130%。

该基金从去年8月22日起,就已经暂停了申购等业务,原因是保护持有人利益。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该基金规模为14.93亿元,自限购以来的每个季度末规模稳定在15亿元附近。

今年半年报显示,该只基金持有127只股票,且多是市值在百亿甚至50亿以下的小市值股票,前十大重仓股占净值比例不超过12%,单只重仓股仓位占比最大不超过1.4%。根据半年报和三季报,该基金并未透露太多投资策略,只提及“股票仓位始终保持在中高水平,继续保持较高的分散度”“主要选择行业复苏导向的低估值品种”。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该公司公募规模并不高(三季度末规模不足300亿元),并不是大基金公司,投研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很难覆盖行业分散的众多小市值公司,可能是量化选股策略。

然而,金元顺安基金于11月6日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感谢关注,金元顺安元启不是量化基金哈~》中表示,元启不是量化基金,“是一只由宏观驱动、大类资产轮动的主观投资基金”,之所以持股分散、个股占比较小主要是为了尽可能地分散风险。

金元顺安基金还罗列了该基金最近三年股票换手率的公开数据,约在主观类权益基金平均水平附近,“在基金运作和投资交易层面,该基金也不存在量化选股和量化交易的情况”。

与量化投资策略相似

虽然金元顺安基金官方否认了市场对于上述基金采取量化策略的猜测,但其透露的投资策略信息量极少,仅有“宏观驱动”“大类资产轮动”。

从目前市场上存续的量化基金来看,年内有着不错超额收益的基金,同样是行业和个股高度分散,通过控制仓位来获取稳健收益。

比如国泰君安量化选股,该基金上半年末持有400余只股票,前十大重仓股占净值比刚过10%,截至11月16日,今年以来收益率为11.08%。该基金三季报投资策略提及,“相比于通过控制仓位来做择时操作,我们更倾向于通过较稳定的仓位运行来最大程度地兑现我们稳定的Alpha 能力”“我们将努力通过科学的手段强化量化模型的超额收益率水平”。

国金量化多因子股票A在上半年末持有1700余只股票,与前者一样,前十大重仓股同样分散,占净值比不足10%,个股和行业持股均高度分散,截至11月16日,今年以来收益率为13.99%,近三年收益率为55.02%。该基金三季报投资策略提及,“基于技术框架对不同维度构建预测模型,目标是获取相对稳健的超额收益”。

虽然否认量化基金,但金元顺安元启基金的持股“玩法”却被认为是接近量化基金。某位业内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虽没有明确表示是量化基金,但从如此分散持有小票的角度来看,不知是否采用了量化的方法。

但某位对量化策略颇有研究的人士表示,从该只基金近两年的全部持仓来看,都找不到符合量化的明显规律。

“基金经理任何人不见,我去找也不见,策略也没有对外公开。”某机构投资人士告诉记者,他也很想了解金元顺安元启到底是采用了什么策略,而市场把它看成量化基金,的确是由于持股分散度较高。

“一直维持15亿左右的规模,感觉这只基金的策略容量应该就这么大。”该人士表示,如果投资策略被市场纷纷效仿,可能策略容量撑不起来。

该人士还认为,这只产品在牛市的业绩可能不算亮眼,但在最近两三年的震荡市场中,因业绩突出带来的关注度提升也很正常。

Choice数据显示,金元顺安元启在2019年和2020年的年度收益分别为13.55%和50.21%,前者业绩不及沪深300同期涨幅的一半,后者业绩在同类排名中处于中等偏上,在权益类基金大放光彩的这两个年度,该基金业绩相对一般。

关于上述基金为何会被业界猜测为量化基金,以及如何保持着年内较高超额收益等问题,《国际金融报》记者向金元顺安基金官网邮箱发送了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暂未有回应。

小市值量化占优

实际上,大市值资产近两年陆续出现震荡调整之后,低估值的小市值股一直有较高关注度。

据记者统计,今年以来有不少基金公司成立了中证1000、中证2000相关的ETF等指数及基金,还有众多相关指数基金正在上报发行,这些指数的成分股代表着小盘股市场。

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团队负责人孙恩祥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小市值标的具有较高的波动性和流动性风险,分散持有能够起到一定的风险分散作用。从结果来看,近两年私募机构发行的中证1000指增、中证2000指增等指增类产品,业绩表现明显跑赢其他宽基指数;但投资者需客观理性看待近期小票行情,A股板块轮动较快,大小市值标的具有周期性,不宜追高。

“小盘股机会更多一些”,厚石天成投资总经理侯延军告诉记者,对比代表小市值的中证1000指数和代表大市值的沪深300指数、上证50指数在今年的表现,整体看,前者表现相对较好。

侯延军还表示,“确实有很多量化策略是主做小盘股”,尤其是高频策略,“因为小盘股波动更大,更容易形成获利空间”,震荡市场中的一些量化策略具有优势。

孙恩祥也表示,在私募领域,量化多头近两年在市场涨跌中都能捕获一定超额收益,更有百亿主观多头及时做出转型,开始布局量化。

但并非所有量化策略都能在震荡行情中有效,“量化策略在震荡行情中同样会因部分因子短期失效、交易磨损等原因产生一定回撤,但如果业绩能够长期跑赢对标指数,策略的有效性得到验证,就有望得到投资者的广泛青睐。”孙恩祥表示。

记者 夏悦超

编辑 陈偲

责任编辑 孙霄

责任编辑: 王焕城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