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纯电动车。图据工信部官网
“小米汽车将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我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雷军在2021年宣布造车时,是那般的掷地有声。
时隔不到三年,小米汽车即将驶来。11月15日,小米汽车登陆工信部新一批新车申报目录,将其首款车的外形、参数进行全公开。显然,这是小米汽车走向市场、实现量产的重要一步,与此同时,继“含华量”极高的智界S7和阿维塔12上市后,国内造车赛道备显“拥挤”,消费者会将目光投向这款外形酷似保时捷Taycan的小米汽车吗?
小米首款纯电车全“剧透”
金融投资报记者从工信部官网获悉,《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77批)显示,小米汽车有两种车型出现在名单中,产品型号分别为BJ7000MBEVA1、BJ7000MBEVR2。
从公布的图片可以看到,小米汽车采用宽体轿跑设计风,车头低矮流畅,前脸采用封闭式格栅设计,分体式前灯组造型硕大,整体采用矩阵式的内部光源布局,与保时捷的外形设计颇为相似。
参数方面,两款小米汽车的型号分别为SU7和SU7Max,长宽均为4997mm、1963mm,轴距均为3000mm,但在高度上,一款为1455mm,一款为1440mm;动力方面,一款搭载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而另一款搭载襄阳弗迪电池有限公司的磷酸铁锂电池,而襄阳弗迪电池隶属于比亚迪。
“宁德时代作为一家在电动汽车电池开发方面非常活跃的龙头企业,且为众多知名车企提供动能保障,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其对小米造车的态度。”资深业内人士、驾仕派联合创始人陈留祎向金融投资报记者表示。
据企查查显示,截至目前,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已公开超1000条专利信息,涉及电驱总成、数字车钥匙、无线充电方法、多相机的图像融合等多个方面。此外,该公司今年还登记有全车通话降噪软件、数据互联与协作平台Rubit等著作权。
按照雷军的规划,小米汽车的首款车型计划第一年销售10万辆,此后三年累计交付90万辆,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他还曾公开表示,小米汽车明年上半年或将正式上市。
“作为一家以电子产品闻名的互联网企业,或寄希望于以汽车产品来展示技术实力及品牌形象,但小米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进军汽车行业稍显晚矣,要知道,从生产电子产品到生产电动汽车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转化起来并没有那么简单轻松。”陈留祎分析认为。
相关供应链备受关注
对于首款小米汽车,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在于定价区间。此前有业内人士猜测,售价或超30万元,高配版预计近40万元。不难看出,这个处于中端市场的定价,小米汽车或将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3、小鹏P7、蔚来ET5、智界S7、阿维塔12等纯电轿车。
“新能源车企纷纷涌向潜力巨大的中端市场,迟来的小米汽车若仅靠自身的网红光环及部分忠实的米粉,或难以快速地抢占市场。”陈留祎表示。
中信证券发布的研报指出,在25万元-40万元价格区间,新能源车渗透率较高但车型较少;在25万元以下价格区间,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15万元-40万元的价格区间对于后来者仍然存在显著机会。该机构认为,小米造车若要取得成功,将会面临着早期高昂的研发支出与资本投入、后续将面临销量如何提升以及毛利率何时快速恢复至健康水平等挑战。
小米集团今年二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研发支出为46亿元,增长21%,其中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共投入14亿元。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在接受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时,谈及了对小米造车背后意图的猜测,“小米造车应会与消费电子技术相整合,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此外,造车是一个具有长赛道特征的行业,对于寻找业绩新增长点的大型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小米汽车渐行渐近,相关供应链也备受投资者关注。近日,多家上市公司在互动平台对与小米汽车合作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
海泰科表示,目前公司汽车注塑模具已应用于包括奔驰、宝马、大众、奥迪、通用、比亚迪、吉利、理想、小鹏、前途、蔚来、Rivian、高合、比亚迪、问界、小米、奇瑞等新能源车型。基于商业保密原则,公司为小米提供的产品及业务信息不便透露。另外,力帆科技、蠡湖股份、天汽模、申华控股、龙洲集团、海马汽车均回复称,截至目前,公司与小米汽车暂未有业务合作或者意向订单。
未来汽车行业还会更“卷”
实际上,对于迟到者小米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经过几年角逐,新能源汽车市场已呈现群雄逐鹿之势,“蔚小理”遥遥领先的竞争格局已被打破。尤其是今年以来,在持续大半年的价格战裹挟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查查显示,截至目前,国内已有超861家电动车制造商。
据乘联会最新数据统计,今年10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203.3万辆,同比增长10.2%,环比增长0.7%,其中新能源车市场零售76.7万辆,同比增长37.5%,环比增长2.7%,今年累计零售595.4万辆,同比增长34.2%。
今年6月,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曾在“2023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表示,未来汽车行业的洗牌将会非常惨烈,“卷”刚刚开始,未来还会更“卷”,未来5-10年,只有少数汽车厂家能够活下来。
对此,沈萌认为,当前新能源市场已进入优胜劣汰阶段,随着小米加入竞争,一方面会挤压竞争力低的企业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也会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在这一过程中,自主品牌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崛起,预示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未来将更加多元化、环保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