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选金融产品 莫让APP营销迷花眼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蒋光祥2023-11-17 06:58

蒋光祥.jpg

【灵光一闪】

无论是MCN机构,还是商业平台,如果约束不好自己相关营销活动的内容生态,迟早会迎来消费者的维权“反噬”和监管的“棒喝”,这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蒋光祥

眼下,形形色色的金融产品穿戴着APP横空出世,让消费者眼花缭乱。其中,信用卡分期类和消费金融产品在诸多电商平台上的APP营销秀很是热闹。

以“双11”营销大战为例,当天各种“羊毛党”横行,其中不少带货主播都在推荐一种“一定要薅的羊毛”,那便是信用卡分期免息。不少电商平台上、直播间里,各种“花式”荐分期,将分期免息作为商品卖点,主播们通常用重点口播+展示广告牌的方式强调商品支持分期免息,将分期款项按日折算,“每日仅需*元”来进行推销,事实上,大量的品牌商家也以分期作为主要卖点,而几大电商平台更是对自己的分期产品宣传起来不遗余力,仅页面设置上的小心思,便足以“引君入瓮”。

从根子上来看,不管是信用卡分期,还是消费金融产品(如小额消费贷),都属于金融产品的一种,本质上是金融服务。对于部分消费者而言,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既能提前满足自己的购物需求,又能量入为出,化整为零,熨平因购物带来的经济压力。但既然是金融产品,就有其不同于一般消费品的特殊性。若忽视这一点,就会衍生出各种问题。各大电商平台对这类金融产品的营销往往存在信息披露不足、风险提示不到位的情况,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权。

而对于另外一部分愿意接触这类产品的消费者,尤其是“学生党”而言,他们对于产品的金融属性和后续所存在的风险点,知之甚少。而那些“贷”货主播在介绍此类产品以及相关APP时,往往有意语焉不详。“使用不满意7天包退换,花的是花呗的钱,不是咱自己的钱”“和舍友拼着买就不贵了”“分期下来每个月300不贵”“分期免掉的利息由主播承担”,面对这些花里胡哨、云遮雾绕的话术,一般人是不明就里的,“学生党”更是容易受到诱惑。等到真的因为各种因素还不上费用,“学生党”就陷入困境,甚至将身后的家庭拖入泥潭。而“贷”货主播们早就因为导流得法,获得了自己的超额收益。

对于信用卡分期付款,包括信用贷,消费者往往可以躲开,因为信用卡、信用贷可以选择不办,而绝大多数银行相关办理流程也比较审慎正规,客户对自己办没办,完全可以做到心里有数,但小额贷款则往往防不胜防。当前借款功能几乎渗透到我们手机里常用的每一款APP,从购物平台到共享单车,甚至Office软件,这些APP用各种方式提醒你可以借钱,都想借钱给你。并且整个贷款开通的过程通常异常“丝滑”、“无感”,平台既没有在明显位置提示消费者阅读相关协议,并且服务名称具有诱导倾向,很难让消费者发现其贷款的性质,甚至直到某日查询个人征信时才会发现这些贷款记录。这种悄无声息就“强买强卖”了的“花活”无疑会惹恼很多消费者,影响商业平台的口碑和信誉。因为对于完全蒙在鼓里的消费者来说,完全有可能忘记还贷而损害自己的征信,毕竟,自认为根本没有贷款,怎么会想起来去还款呢。

当前互联网公司纷纷看上了贷款生意,在将自己流量变现,导流到自己的贷款业务环节上,可谓煞费苦心。为什么众多机构都想借钱给你,自然是因为其中有利可图,这些平台的利率通常在7.2%-24%之间,远超目前不少银行的年化4%-5%左右的消费贷产品。所以连苹果都没有免俗,之前CEO库克担心会影响公司的声誉,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触碰利润高企的金融服务——贷款,终于在今年推出了自己的小额贷款服务。但金融毕竟就是金融,其产品推荐一定要秉承“适格”原则,即将合适的产品推荐给合适的人。无论是MCN机构,还是商业平台,如果约束不好自己相关营销活动的内容生态,迟早会迎来消费者的维权“反噬”和监管的“棒喝”,这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作者系基金从业者)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特此说明。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