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摩根资产管理即将发布中国市场可持续投资洞察报告之际,摩根资产管理全球可持续投资主管吴兰君以及摩根资产管理中国ESG业务总监张大川,共同接受了中国证券报记者的采访。
两位投资人士均表示,目前可持续投资正在经历从排除法到整合法,再到主题投资法的转变。对比海外成熟市场,虽然中国仍处于起步和加速阶段,但随着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不断发酵,可持续投资将给中国市场带来愈发深远的影响。
从排除法向主题投资法过渡
随着消费者对于环保、社会等方面的议题愈发关注,吴兰君切身体会到,评估公司不仅要看财务指标,很多非财务指标同样需要纳入考量范围,可持续发展趋势正在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回顾近年来海外成熟市场的表现,可持续投资正在经历转变。吴兰君介绍,可持续投资最早采用的是排除法,一些投资人基于自己特定的价值观,会在投资过程中排除某些产业。
“比如过去两年由于能源短缺等因素,很多投资人首先排除的就是能源业,但实际上我们依然需要石油、天然气,而且在这些行业当中,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能投资研发碳捕捉、碳储存等节能减排新技术的公司,正是我们在投资中需要捕捉到的转型机会。”吴兰君表示。
伴随气候变迁加剧、自然灾害频发,ESG风险成为投资中必须加以规避的部分,所以可持续投资开始从排除法向整合法过渡。吴兰君举例道,比如摩根资产管理会参与可持续投资研究,并将ESG方面的机会、风险整合到日常的投资组合管理之中。
如果大家在日常的投资管理过程中都能充分考虑ESG风险,张大川认为,那么接下来市场可能更需要主题性的可持续投资机会,各行各业都面临着转型发展,而且不同国家、不同产业关注的转型方向也都不一样,所以可以结合具体情况推出差异化、主题化的可持续投资策略。
从被动投资向主动投资转变
对于中国市场而言,可持续投资由被动转型为主动,是吴兰君颇为看好的发展机遇。
“目前,中国大部分ESG基金都是被动型产品,而被动投资跟踪的数据往往只能反映一家公司过去的表现,未来公司转型成功的概率有多大,能否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占据领先地位,很难根据过去的数据做出评判。”加之中国的ESG数据披露体系仍待完善,吴兰君认为,中国可能更需要通过主动型ESG研究来挖掘创造超额收益的机会。
对比海外市场,吴兰君介绍,除了被动型产品,海外的ESG产品更加多元化,越来越多的主动型产品、主题化产品在不断涌现。并且,海外的ESG产品更加专注于某一市场以及特定产业,进而布局其中的领先公司。
虽然中国市场可持续投资发展较晚,但在吴兰君看来,参考海外经验反而能“少走弯路”。
吴兰君以欧盟举例:推出ESG法规,照常理应该是政府指导、帮助公司披露ESG信息后,金融机构再根据信息做金融产品层面的结合,但欧盟的实际操作正好相反,这就导致金融机构只能根据第三方机构提供的产业数据和模型去推断公司的ESG信息。
“所以,中国市场可持续投资可以此为戒,首先要聚焦于公司的ESG信息披露,在保障ESG数据质量的前提下,再考虑布局相应的金融产品。”吴兰君建议。
加强本土研究与尽责管理
吴兰君介绍,目前摩根资产管理全球可持续投资平台主要分设了三大部门,分别为客户解决方案、研究、投资尽责管理。
“可持续投资需要不断面临新的议题,专业的领域就需要不断地吸纳具备相应知识的专业人才,针对产业和公司的实际情况充分研究。”吴兰君表示,未来他们还需要吸纳更多来自不同领域的专业研究人才。
吴兰君补充道,人工智能或将给可持续投资带来决定性的影响: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应用于各种节能减排环节当中。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为可持续投资提供巨大的研究支持,包括从社交媒体中抓取公司未披露的ESG信息,通过大模型学习、评估并给出有效的建议,以及阅读不同格式的文件信息并整理成摘要,让我们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更加需要人工参与的研究环节。
落实到中国这一可持续投资的新兴市场,张大川表示,摩根资产管理将继续吸纳中国的ESG研究人才,加强本土的研究力量,并且为不同类型的资产制定出相应的打分卡,打造出具备中国特色的ESG评价体系。
此外,吴兰君还希望,未来尽责管理可以成为中国可持续投资的一部分。除了研究员,基金经理也要参与到公司的调研过程中去,帮助公司一起想办法,如何在有可持续发展潜能的方向上做出改变,创造出新的价值和更好的投资报酬。
同时,资管机构可以善用自己的公司股东、债权人身份,利用参与公司投票的方式,敦促公司做出积极的改变。“之前接触下来,我发现目前不少中国的头部上市公司都在积极地和投资者做交流,希望了解他们对公司的建议和看法,我觉得这是很好的趋势。”张大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