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和友停业?!曾经几万人排队,记者实探:网红餐饮店入驻,能否带来新流量?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李明珠 吴家明2023-11-08 20:23

深圳文和友开店之初,可谓盛况空前,几万人顶着烈日排队入场,还有人为了喝“茶颜悦色”,不惜花高价找黄牛代买。随后,深圳文和友内的许多店铺关门退场,人气大不如前。而在近日,市场传出消息,深圳文和友暂停营业甚至“倒闭”,真实情况到底如何?

深圳文和友外景。李明珠/摄

实探:内部装修进行中 三楼网红餐饮成功“引流”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前往位于深圳罗湖区的文和友,发现外围路边的一些店铺仍在经营,内部也有新的湖南网红餐饮店铺开始营业,但其他大部分商铺已经关门。商场里光线昏暗,显得较为冷清,门口和过道里堆着不少装修建材。

11月6日,深圳文和友,外围店铺依旧开放。吴家明/摄

有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深圳文和友此前确实暂停营业。然而,这一决定与经营状况无关,主要是由于洪涝灾害导致的设备损坏等问题,现在正在装修,正式恢复营业时间待定,后续应该会有一些新店进驻。记者发现,深圳文和友曾在门口显眼位置摆放“暂停营业”的围挡广告,但目前该围挡广告已经撤掉。

而在中午时间,三楼新开的湖南菜馆笨罗卜可以看到,排队取号的人络绎不绝。服务员介绍,每天早上十点半可以开始排队取号,但是记者发现和此前茶颜悦色在文和友的快闪店一样,取号只能在店里才有效,这意味着如果想来网红店打卡必须要提前到现场才可以,而每天放的号是限量的,自然会有排队的现象发生。但就记者观察午间翻台率很高,即使不取号也能直接入座就餐。

深圳文和友三楼网红湘菜馆笨罗卜门口。李明珠/摄

“我们十点半就来排队取号,一开门就点菜所以很快就吃完了,性价比很高味道不错。”正准备下楼拍照的95后小博主黄小姐告诉记者,“这家在小红书上很早就有人推荐,之前在湖南很出名,开到深圳来当然要打个卡,没想到这么快就吃上了。”

深圳文和友网红餐厅高性价比菜品价格。李明珠/摄

港人北上深圳消费热度不减,文和友也成为一些香港游客前来打卡之地。有香港游客表示,疫情期间就听说文和友的火爆,只是没想到现在变得如此“冷清”,希望文和友可以引进更多特色餐饮娱乐,等装修好了之后还会再来,毕竟这里的位置离罗湖口岸近,太方便了。

餐饮消费逐步复苏 大众追求极致性价比

在今年消费复苏的大背景下,可以发现消费者对于性价比的追求更甚,“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更成为全年的主线。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3.2%,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

在普华永道中国内地消费市场行业主管合伙人叶旻看来,随着2023年人民生活逐步回归常态,餐饮行业亦是最先呈现复苏迹象的消费品类,餐饮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新增长点,例如跨品类融合以满足多场景需求;直营品牌开放加盟,探索新的连锁增长机会;探寻社区化、小店化、特色化定位;入局头部短视频平台,扩大线上到店餐饮服务市场;出海实现全球化布局等。

诞生于2011年的文和友,定位于“地方文化+美食娱乐”。在外在环境设计上,以国潮元素为主打造超级复古的社区,由此吸引众多消费者争相打卡。而除了长沙以外,也迈出了扩张的步伐,广州、深圳相继开出的文和友并没有爆发出如同在长沙的持久火爆效应。

普华永道中国交易战略与运营咨询合伙人马玉婷表示,2022年线下餐饮需求受阻,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马太效应,中小企业持续承压。过往以烧钱来跑马圈地、积极拓店的投资逻辑被重新审视。餐饮投资者一方面将目光投向更细分的品类赛道以寻求新的机会点;另一方面,也将更加偏好已具备一定规模的餐饮品牌,以期在不确定中实现相对稳定的增长。

有参与文和友投资的相关人士表示,新消费企业当下面临比较严重的挑战,以往新消费品牌的成长路径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品牌自身而言降本增效变得更为重要,如何吸引消费者成为忠实的用户,性价比成为重要因素,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一样。

如今,整体的消费人流有所提升,能否重新救活深圳文和友?我们拭目以待!

校对:陶谦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