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已经过去,房地产企业的销售情况备受关注。
日前,多家第三方研究机构发布了TOP100房企10月销售情况报告。整体来看,TOP100房企单月销售额仍处于同比下降态势。值得指出的是,在TOP100房企中,也有逾不少房企单月销售业绩环比增长,包括绿城中国、碧桂园、中国中铁等。
业内人士表示,整体看,重点房企销售额同比降幅有所扩大,与行业预期没有明显改善以及重点城市政策效果持续性不足等有关。在此背景下,建议政策优化应进一步从供需两端发力。一方面要加大房企融资政策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加大需求端特别是一二线城市限制性政策的松绑等。
10月31日,克尔瑞发布了2023年1-10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100排行榜。数据显示,10月,TOP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4066.9亿元,环比增长0.6%;同比降低27.5%,同比降幅仍保持在较高位。累计业绩来看,1-10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45634.6亿元,同比降低12.8%,年内累计业绩降幅继续扩大。
从企业表现来看,2023年10月近六成百强房企单月业绩环比降低,近半数百强房企同环比双降。具体来看,10月有20家百强房企的单月业绩环比降幅大于30%,40家的环比降幅在0-30%之间。
但同时也有一些房企的10月业绩表现相对突出。数据显示,如绿城中国、碧桂园、中国中铁、路劲集团、联发集团等10月均实现了单月业绩环比增长。从业绩同比来看,目前规模房企整体仍陷负增长困局,10月单月和累计业绩同比降低的企业数量均达到近八成。
中指研究院发布的销售榜单数据也显示,2023年1-10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52977亿元,同比下降13.1%,降幅相比上月扩大2.8个百分点。其中TOP100房企10月单月销售额同比下降33.5%。销售额超千亿房企14家,较去年同期减少2家,百亿房企100家,较去年同期持平。TOP100房企权益销售额为36181.6亿元,权益销售面积为21297.6万平方米。
“目前,楼市复苏动能不足、企业仍需加强供应和营销力度以提振成交去化。”克尔瑞分析师认为。
实际上,重点城市的成交情况也能折射出房企销售的遇冷。根据中指研究院初步统计数据显示,10月,重点100城新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约10%,降幅较9月收窄。从供给端来看,在上月集中推售后,本月企业推盘意愿回落,重点50城批准上市面积环比下降超50%,同比下降超四成,供应规模处在低位。
对此,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表示,重点房企销售额降幅之所以扩大,主要原因是行业信心仍较脆弱,行业预期没有改善。近期个别房企流动性紧张,房地产企业风险仍在蔓延,也打击了行业信心。二是,政策放松及支持力度不够,特别是一线城市限购仍较为严厉,首套房及二套房首付比例没有调整放松,普通住宅认定标准没有调整,这些抑制了需求。三是,近期重点城市政策效果持续性不足,缺乏市场持续回升的“领头羊”城市,重点城市向三四线城市传导无力,没有力量带动整体市场出现明显修复。
值得一提的是,从房企三季报数据看,流动性分化显著,短期偿债压力略有缓解成为行业一大特征。
据中指统计,截至10月31日,已有85家沪深上市房地产公司发布三季度财报。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均值同比下降6.8%,短期有息债务同比下降13.1%,现金短债比踩线企业较上年同期持平,短期流动性压力略有缓解;总有息债务同比下降2.1%,长期债务负担仍较重。
分不同类型企业来看,央企、地方国企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均值同比增长8.8%、7.1%,短期有息债务均值同比下降4.1%、8.1%,短期偿债能力有所提升;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均值同比下降33.3%、24.5%,短期有息债务均值同比下降20.5%、16.2%,短期流动性改善不明显。
展望未来,克尔瑞分析师认为,预判11月,供应或将低位回升,环比持增,成交则不容乐观,热点城市和热销项目个数都将持续减少。中指研究院则认为,核心城市政策有望进一步优化,若优化政策进一步落地,一线城市市场有望逐渐企稳恢复。
刘水建议,政策优化应从供需两端持续发力。“要加大房企融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三支箭”政策落实力度,如支持增信发债常态化、股权融资加快审批等。另一方面,加大需求端政策调整放松力度,特别是一二线城市限制性政策,要全部放开取消,促进房地产销售要企稳回升,改善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行业预期,金融机构对房地产投资意愿才会提升。”